第1256章 追忆纳兰性德(1/2)
宴席每席设四人或六人,桌上亦摆满了冷碟、热炒、点心、汤羹。
席旁更有宫女太监手捧酒壶,随时为官员们斟酒。
这酒乃是内务府酿造的玉泉酒,以京西玉泉山泉水酿成,醇厚甘冽,回味悠长。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康熙忽然放下金杯,长叹一声。
原本热闹的宴会,瞬间安静下来。
群臣面面相觑,不知皇帝为何忽然叹息。
明珠心中一紧,隐隐猜到了缘由,不由得眼眶一红。
康熙环视群臣,缓缓开口道:
今日元旦,本是喜庆之日。然朕昨夜梦见纳兰侍卫,容若神采如旧,向朕诉生平之志。醒来时,泪湿枕巾。他随朕十年,忠心耿耿,文才武略,皆属上乘。
往年元旦作诗作赋,容若居首填词。可......可去年,他不幸病逝,年仅三十有一。朕失一臂膀,卿等失一同僚,明珠失一佳儿,此诚我朝之大不幸也。
言及此处,康熙声音哽咽,眼中泪光闪烁。
殿内一片寂静,只闻得铜壶滴漏之声。
明珠再也忍不住,伏地痛哭,老泪纵横。
其他大臣亦多受过纳兰性德之惠,或与他有诗文唱和之谊,此刻也不禁黯然神伤。
就连索额图,听到康熙伤感的提起纳兰性德,也不禁叹息道:“我满人第一才子,福薄命薄啊......”
一旁的明珠闻听索额图的念道,不禁怅然。
他与索额图斗了半辈子了,但他也知道,索额图也喜欢纳兰性德。
康熙拭去眼角泪水,长身而起,朗声道:朕今日感怀故人,心有所感,欲作诗一首,以悼容若。众卿且听:
《丙寅元日悼纳兰侍卫容若》
紫禁巍巍接紫宸,元辰宴客集簪绅。
笙歌未觉韶光媚,剑履空忆玉人春。
容若才华凌鲍谢,侍卫忠勇冠麒麟。
十年随跸多吟咏,一曲新词一怆神。
去年此日君犹在,把酒论文意气真。
今年此日君何在,黄土垄中草色新。
人生自古谁无死,惜君英年委风尘。
词成饮水传千古,德被生民念万民。
朕本多愁善感客,怜才惜士是吾身。
他日九原重相见,当续兰亭话前因。
此诗一出,满座皆惊。
康熙本有诗才,早年曾向陈廷敬、熊赐履等学习诗文,虽政务繁忙,仍不忘吟咏。
今日这首七言古诗,情真意切,既赞纳兰之才,又哀其早逝,更兼自抒怀抱,确实堪称佳作。
诗中词成饮水传千古一句,直用纳兰词集《饮水词》之名,更显亲切;德被生民念万民则赞其虽为侍卫,却心念苍生,品格高尚。
明珠听罢,更是泣不成声,伏地叩首道:臣子性德,蒙皇上如此厚爱,九泉之下,亦当感泣。臣代亡儿,叩谢天恩!
说罢,连连叩头,额触金砖,咚咚作响,话未说完,明珠已是老泪纵横。
康熙亲手扶起明珠,温言慰道:明相节哀。容若虽逝,其诗文传世,其名不朽。卿尚有佳儿,当保重身体,为朝廷继续效力。明珠哽咽应诺,退归席位。
“容若之才,冠绝我朝。满汉文武,无出其右。朕非仅为朝廷失一英才而悲,实因痛失知己。”
康熙对于纳兰性德的喜欢,是打心眼里喜欢的。
纳兰性德六七岁闻名京城,十岁拜师李光地,十二岁举国尽知。
自十三岁起,纳兰性德入宫,给康熙担任侍卫。
后来无论什么节气、无论什么宴席。
只要有作诗作赋的环节,纳兰性德必定会被康熙点名作诗作赋。
许多诗赋流传民间,让纳兰性德的名号,更加响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