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康熙正史 > 第1254章 靳辅革职

第1254章 靳辅革职(1/2)

目录

而此时站在一旁的太子却忍不住低声喃喃自语起来:皇阿玛贵为天子,一言九鼎,岂能儿戏?又何须如此郑重其事地与人拉钩呢。

与此同时,胤遘亦在旁边附和着轻声抱怨道:就是嘛,瞧瞧这个老八,愈发变得不知天高地厚,毫无长幼尊卑之分啦。

紧接着,康熙开始逐一检视众皇子们近期的学业进展情况。

经过一番仔细考察之后,发现每个人的功课成绩都相当出色。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胤禩,其表现堪称卓越非凡,甚至超越了其他四位年长些的兄长。

只见他口齿伶俐、言辞恳切,说起话来毫不拖泥带水,一气呵成且条理清晰,让康熙深感欣慰并十分满意。

待皇子们离开之后,康熙皇帝立刻传召了高士奇与李光地前来觐见。

他目光锐利地盯着二人,开门见山地问道:“关于治理河道这件事,你们俩刚才一言不发,究竟心里头有没有啥主意啊?”

高士奇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道:

“启禀陛下,微臣觉得这治理黄河可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呀!不管是加强堤坝还是疏浚河口,那都得花不少功夫。依臣看呐,可以先着手把入海口给疏通好;至于加固河堤嘛,还得按照咱们朝廷每年的财政预算来安排,一步步慢慢推进才行哦,可不是短短三五几年就能够搞定的!”

康熙听了这番话,轻轻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地点评道:

“嗯,你所言倒也有些许道理。毕竟这两项工程对朝廷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嘛。那么光地啊,对于此事你又是怎么个看法嘞?”

只见李光地稍稍犹豫了一下,但很快便鼓足勇气说道:

“回圣上,微臣……微臣觉着吧,如果能将加固河堤跟疏通入海口这两件大事同时开展起来,说不定也是可行之策哩!”

话音刚落,康熙皇帝顿时眼前一亮,心中暗自赞叹不已——嘿!

这个李光地当真是聪慧过人呐!

然而转念一想,如果真要实施这种双管齐下的方案,可绝不能再让靳辅和于成龙这两人一同负责!

否则,恐怕又会闹出许多麻烦来。

于是乎,康熙皇帝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整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到底该如何妥善处理好这件棘手的事务才好呢?

一连三天早朝,朝臣围绕着如何治河,在朝廷上你争我吵,雄辩三日。

靳辅虽道理在手,但拙于言辞,面对索党官员连珠炮似的诘问和隐含人身攻击的指责,往往气得浑身发抖,却难以有效反驳。

而于成龙在徐乾学等人暗中支持下,言辞犀利,且占据“为民请命”的道德高地,逐渐在气势上占了上风。

康熙始终冷静地听着,不时发问,主要集中在技术细节、经费预算和民生影响上。

他看出靳辅方案或许更符合治河原理,但也深感其工程浩大,且“屯田取佃”易授人以柄。

于成龙的方案更得民心,听起来也更“仁政”,但那个“海口高于内地”的测量结果,像根刺一样扎在他心里。

三日后,辩论接近尾声。

康熙见双方僵持不下,九卿会议也意见分歧。

多数官员惧于明珠权势或认可靳辅能力,倾向于靳辅,但科道言官几乎一边倒支持于成龙,尤其是以索额图、徐乾学、高士奇等人的支持下,于成龙占据上分。

此时的靳辅面红耳赤,于成龙则是乘胜追击:“靳辅大人,河工加固堤坝预算,康熙二十五年五百万两都不够,而我疏通入海口,只需要一百万两,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