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 > 第52章 非常之举

第52章 非常之举(1/2)

目录

王钦的计划,简单,直接,甚至有些粗暴:降价!清仓!

但这绝非一次普通的促销,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破釜沉舟的豪赌。他要以暂时的巨额亏损,为华创电子劈开一条生路,为未来搏一个可能。

决心已定,王钦并未假手他人。夜深人静,公司里只剩下他办公室的灯还亮着。他铺开稿纸,凝神片刻,然后提笔写下四个字:《告用户书》。笔尖划过纸张,沙沙作响,仿佛是他内心战鼓的回音。他没有回避,没有粉饰,而是以一种近乎残酷的坦诚,剖析了“华创1000”作为初代产品在设计和工艺上存在的不足,承认了与市场领先者的差距。接着,他笔锋一转,宣布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为了回馈早期用户的支持,加速技术迭代进程,华创电子将把所有库存的“华创1000”整机和“华创一号”主板,以低于成本价20%的价格,进行一次性彻底清仓!文末,他郑重承诺,所有清仓产品将享受与正常产品完全同等的保修服务。

这封《告用户书》,字字千钧,既是给市场的交代,也是王钦斩断退路的军令状。

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

公司内部第一个炸了锅。财务总监,那位由港资方派驻、素来讲究报表美观和股东利益最大化的陈总监,看到初步测算的亏损数字后,几乎是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径直冲进王钦的办公室。

“王总!疯了吗?低于成本价20%!这简直是自杀!是饮鸩止渴!”陈总监挥舞着手中的报表,脸色涨红,“这笔亏损会直接体现在财报上,我们怎么向董事会交代?股东的利益会受到严重损害!市场会怎么看我们?一个靠甩卖生存的公司,还有什么信誉和未来可言?”

他的声音尖锐,充满了不解和愤怒。其他几位管理层成员也面面相觑,忧虑之情溢于言表。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王钦静静地听着,等陈总监激动的情绪稍缓,他才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沉稳而有力地说:“陈总监,各位,这不是饮鸩止渴,这是断尾求生!”

他走到窗前,指着楼下仓库的方向:“看看我们积压的那些库存!它们就像套在我们脖子上的绞索,每天都在贬值,占用着我们宝贵的现金流!仓库租金、资金利息,这些都是沉默的成本!我们现在卖,是亏损;再不卖,就是烂在手里,血本无归!”

他转过身,语气愈发坚决:“我们必须快速回笼现金!只有活水进来,才能支撑‘华创二号’的研发,才能支付新主板的流片费用和生产线的预付款!我们才能活下去!眼前的亏损,是为了换取未来更大的生存空间!是为了华创的品牌能真正立住!”

王钦的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他那破釜沉舟的决绝和着眼于长远的魄力,最终压倒了质疑。尽管有人心中仍存忐忑,但管理层的意见被统一了。

市场层面的反应则更为剧烈,甚至超出了王钦的预期。“低于成本价清仓”、“初代产品坦诚不足”、“同等保修”这几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产生了巨大的化学效应。质疑声固然有之,但更多的是被这罕见诚意和巨大优惠吸引而来的目光。

一时间,华创电子在深圳的门店成为了焦点。天还没亮,门口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有精明的个人用户,更有闻风而动、希望囤货赚取差价的各地经销商。仓库门口,运输的车辆排成长龙,工人们忙碌地装卸,库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锐减。这种热火朝天的景象,与不久前门可罗雀的冷清形成了鲜明对比。

资金源源不断地回笼,财务部门的电话此起彼伏,都是确认款项到账的声音。尽管财务报表上注定会出现一个刺眼的亏损窟窿,但公司近乎枯竭的现金流,终于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如同久旱的田地迎来了甘霖。

更让王钦感到欣慰的是,这次非常之举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附加效应。华创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品牌,以一种极其另类的方式——自曝其短、赔本赚吆喝——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关注度和讨论度。媒体纷纷报道这次“悲壮的清仓”,行业内也在热议华创的这一步棋。虽然不乏“质量不行才降价”、“扰乱市场秩序”的批评,但更多潜在用户记住了这个“敢说真话”、“敢于降价”、“重视售后”的牌子。这种话题性和记忆点,是花多少钱打广告都难以换来的。

王钦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敏锐地抓住这一契机,授意市场部门积极与媒体沟通,将这次清仓行动巧妙地包装成一次“品牌革新”的起点,一次与用户坦诚相见、共同成长的宣言。危机,在他手中开始向机遇转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