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走进考场(2/2)
监考老师一脸严肃地宣读考场纪律。试卷袋被当众拆封。
当散发着油墨香的试卷真正发到手上时,王钦的心反而彻底平静下来。
语文试卷。先是几道基础题,然后是文言文翻译,最后是作文题:《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王钦审题片刻,胸中已有沟壑。他没有写个人的小悲小欢,而是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相结合,写自己如何在这一年里,从迷茫到坚定,在困境中照顾家庭、坚持学习、等待曙光,最终迎来了恢复高考的春天。文章夹叙夹议,情真意切,又带着理性的思考,字迹工整,一气呵成。
下午考数学。难度比王钦预想的要大一些,尤其是最后两道附加题,涉及了参数方程和立体几何的复杂证明。考场里响起一片挠头和叹气声。王钦凝神静气,仔细演算,最终有惊无险地全部解出。
第一天考试结束,走出考场时,天色已暗。有人欢喜有人愁。
王钦面无表情,不去回想考过的内容,也不和别人对答案,径直回家。
第二天考政治和理化(物理化学合卷)。
政治题量大,时事性强,王钦准备充分,答得得心应手。理化综合更是他的强项,那些啃《物理学报》熬过的夜见到了成效,一道关于电磁感应的综合大题,他用了两种方法解答。
当最后一门考试的结束铃声响起时,王钦放下笔,长长地、缓缓地吐出了一口气。
结束了。
持续两天的智力搏杀,长达数月的精心准备,乃至重生以来所有的期盼和努力,都在这一刻,画上了一个暂时的句号。
他随着人流走出考场。冬日的阳光苍白无力,却照得人有些恍惚。
校门外,是无数翘首以盼的家长。李素芬也在其中,冻得瑟瑟发抖,一看到儿子,立刻挤了过来,紧张地看着他,不敢问考得怎么样。
王钦对母亲露出了一个轻松的笑容:“妈,考完了。咱们回家吧。”
这个笑容,让李素芬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大半。
回家的路上,王钦看着周围或兴奋、或沮丧、或麻木的考生们,心中感慨万千。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高考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但对他王钦而言,高考只是一个重要的跳板,一个 legitiize(合法化)他未来行动的身份标签。
无论考上与否,他前进的脚步都不会停止。
商业的版图,时代的浪潮,还在前方等待着他去征服。
当然,他现在最想做的,是回家好好睡一觉。
然后,开始下一段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