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 > 第28章 频谱利刃:奇袭“毒巢”

第28章 频谱利刃:奇袭“毒巢”(1/2)

目录

行动计划被命名为“剔骨”,寓意精准地剔除嵌入己方神经系统的毒刺。整个行动在最高级别的保密下进行,知情者仅限于林文澜、周志宏、杨文涛、王铁柱以及参与行动的突击分队骨干。为了迷惑敌人,同一时间,志愿军在其他战线组织了数次营连规模的佯攻,并有意加强了那些区域的无线电通讯,制造出主力正在调整部署的假象。

参与“剔骨”行动的,是“利剑”集群中最为精锐的一个加强装甲步兵连,配属了四辆状态最好的t-34\/85坦克(王铁柱亲自带队)、一个工兵爆破班以及杨文涛率领的电子对抗分队前出小组。他们的任务并非强攻,而是利用夜色和电子掩护,快速接近目标区域,进行火力侦察和有限破坏,若机会绝佳,则力争一举摧毁敌干扰站核心设备。

出发前夜,参与行动的官兵集结在隐蔽的山谷中,进行最后的装备检查和任务简报。气氛凝重而肃杀。坦克和装甲车都进行了额外的伪装,所有反光部位被涂黑,发动机排气管加装了简易的消焰器。官兵们的个人装备也经过了仔细检查,确保不会发出任何不必要的声响或光亮。

杨文涛的电子对抗小组携带了改装后的电台和几个沉重的、外形古怪的箱子——那是他们根据苏联顾问提供的零星资料和自己琢磨,捣鼓出来的简易干扰机和信号监测设备。

“记住!”王铁柱压低声音,对集结的战士们做最后动员,“咱们这次是去掏敌人的心窝子,不是去硬碰硬!动作要快,下手要狠,得手就撤!电台里怎么说,就怎么做,绝对不准擅自行动!”

月光被浓云遮蔽,正是夜袭的好时机。突击分队如同暗夜中流淌的钢铁溪流,悄无声息地驶出驻地,沿着预先侦察好的、极为隐蔽的路线,向着目标区域潜行。整个过程中,无线电保持绝对静默,只有车内人员压抑的呼吸声和引擎低沉的轰鸣。

与此同时,在后方指挥所,林文澜和周志宏紧盯着地图和时钟,等待着前方传来的信号。指挥所里的几部主要电台都调整到了杨文涛小组预设的备用频率上,通讯兵戴着耳机,全神贯注地捕捉着任何细微的动静。

突击分队有惊无险地穿越了双方对峙的前沿缓冲地带,逐渐接近目标高地。根据情报,敌地面干扰站就设在这座高地反斜面的一个经过伪装的矿洞或坚固工事内。

在距离目标约五公里处,王铁柱命令车队停止前进,就地隐蔽。杨文涛的小组迅速展开工作。他们架设起监测天线,开始扫描目标区域的电磁信号。

“猎犬报告鹰巢,”杨文涛通过一根临时铺设的有线电话(极短距离内使用)向王铁柱汇报,“检测到强烈的、规律性的阻塞干扰信号,源方向与目标高地吻合。确认‘毒巢’处于活跃状态。”

“按计划行动!”王铁柱下令。

杨文涛深吸一口气,对着自己面前那台粗糙的、闪烁着几个电子管微光的“干扰机”点了点头。操作员猛地推上了开关!

一股无形的电磁脉冲,以一种特定的频率和模式,向着目标高地辐射而去!

几乎在同一瞬间,后方指挥所里,一直充斥着噪音的电台耳机里,那令人烦躁的“沙沙”声和刺耳尖啸,骤然减弱了大半!

“鹰巢呼叫猎犬!干扰减弱!重复,干扰明显减弱!通讯窗口已打开!”通讯兵激动地报告。

林文澜眼中精光一闪,立刻抓起通往炮兵团的话筒:“炮兵群!预定坐标,三发急促射!开火!”

“咻——轰!轰!轰!”

远处传来炮弹划破夜空的尖啸和落地的爆炸声。这是预定的佯动炮击,旨在吸引高地守军的注意力,并为突击分队的最后冲刺提供掩护。

“突击队,冲锋!”王铁柱在电台里一声令下(此刻电台已恢复短暂清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