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话 军方强令终止调查:连档案都封存(2/2)
“林参谋也在?”赵少校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在她颈后的胎记上停留了半秒,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正好,省得我再去找你。局长,档案准备好了吗?军部命令,今天必须把所有和沈严案、军供站旧案相关的档案封存,一式两份,一份送军部,一份留警局备案,备案的档案必须加锁,钥匙由军部保管。”
局长的脸色发白,却只能点头:“准备好了,在档案室,我让人带你们去。”
“不用麻烦别人。”赵少校的目光又转向林小满,“林参谋不是对这些档案很感兴趣吗?正好,一起去看看,也好让你死了这条心——有些案子,不是你们文职人员能碰的。”
林小满的指甲掐进掌心,却没说话,只是跟着他们往档案室走。走廊里的灯光惨白,把几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条条扭曲的蛇。她能感觉到赵少校的目光一直在背后盯着她,像在监视一个随时可能逃跑的犯人。
档案室的铁门被打开,一股陈年的灰尘味扑面而来。赵少校的人开始搬运档案,从1998年的军供站物资走私案,到沈严的遇袭案,再到“深海”相关的所有卷宗,一摞摞往档案箱里装,动作快得像在销毁什么罪证。
林小满站在角落,看着他们把沈严的审讯记录、她做的数据模型报告、甚至她偷偷拷贝的监控备份硬盘都装进箱子,贴上封条,封条上的“军部保密局”字样像个红色的印章,盖在所有真相的上面。
“等等!”她突然冲过去,想抢回那个装着监控硬盘的档案箱,“那是我找到的证据,不能封!”
“林参谋,请注意你的身份。”赵少校抓住她的手腕,力气大得像要捏碎她的骨头,“这些都是涉密文件,你无权干涉。再妨碍执行公务,我可以以‘泄露军事机密’为由,对你采取强制措施。”
他的眼神冷得像冰,手腕上传来的疼痛让林小满清醒过来——她现在不是他的对手,硬拼只会让自己陷入危险,甚至连累局长和可能还活着的沈严。
她慢慢松开手,看着赵少校把档案箱锁好,钥匙放进自己的口袋。“沈严到底在哪?”她看着他的眼睛,声音很轻,却带着种不放弃的倔强,“你们把他怎么样了?”
赵少校笑了,笑得像只得意的狐狸:“林参谋,不该问的别问。沈严的事,军方会处理,你只需要记住,别再追查,好好待在你的文职岗位上,否则……”他没说完,只是拍了拍她的肩膀,力道重得像警告,“后果不是你能承担的。”
说完,他带着人搬着档案箱离开,脚步声在走廊里渐行渐远,像带走了最后一点希望。档案室里只剩下林小满和局长,还有满地散落的档案碎片,像被撕碎的真相。
“小满,别太难过。”局长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背,“我已经偷偷留了份备份,藏在我家的书柜里,等风头过了,我们再想办法。”
林小满转过头,看着局长眼里的坚定,突然想起沈严藏在战术靴里的U盘,想起自己藏在书夹层里的录音笔。原来不是所有希望都被带走了,还有人在和她一起坚持,还有证据没被封存。
她吸了吸鼻子,擦掉眼角的眼泪,突然笑了笑:“局长,谢谢您。我不会放弃的,沈严还在等着我们,那些被‘深海’害死的人也在等着真相,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走出警局办公楼时,阳光正好照在门口的警徽上,反射出耀眼的光。林小满抬头看着警徽,突然觉得没那么无力了。军方的压迫越大,越说明他们在害怕,越说明1998年的案子和沈严的下落里,藏着他们不敢让人知道的秘密。
她走到路边,拿出手机,翻出小李的号码,犹豫了几秒,发了条短信:“需要帮忙,老地方见。”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来时,林小满看到远处一辆黑色的车缓缓驶过,车窗里闪过一个熟悉的侧脸——是赵少校的司机。他在跟踪她。
林小满不动声色地把手机揣进兜里,转身走进旁边的便利店,假装买水,透过玻璃看着那辆车停在路边,像只潜伏的狼。
她知道,军方的监视不会结束,接下来的路会更难走。但她也知道,她不能退缩。为了沈严,为了父亲,为了所有被掩盖的真相,她必须走下去,哪怕要和整个军方对抗,哪怕要成立秘密小组,哪怕要在黑暗里寻找光明。
便利店的广播里传来天气预报,说明天会下雨。林小满看着窗外的阳光,突然想起沈严坠楼那天的天气,也是这样的晴天,却藏着致命的危险。
她握紧口袋里的手机,指尖传来金属的凉意,却暖得像希望。明天的雨会来,但她会带着秘密小组的人,带着藏起来的证据,在雨里继续走下去,直到找到沈严,直到揭开所有真相。
而此刻,路边那辆黑色的车里,赵少校正拿着手机,对着屏幕里林小满的身影,拨通了一个陌生号码:“她联系了沈严的旧部,需要加派人手盯着,别让他们搞出什么花样。”
电话那头传来个低沉的声音,带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盯紧点,别让她找到1998年的档案,更别让她见到沈严。必要时,可以……采取特殊手段。”
赵少校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挂了电话,看着便利店里的林小满,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
一场无声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