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话 造船厂的月光下,他说“别查了”(2/2)
林小满看着他的肩伤,突然想起122话他为了挡铁门受伤,136话给她系围巾,141话背着她去医院——每次有危险,他总是先护着她。“你是不是早就知道,‘老鱼’的阴谋不止贩毒?”她问,声音很轻,“比如涉及军方,涉及更多像我爸这样被迫的人。”
沈严的脚步顿住,月光落在他脸上,表情复杂得看不清。他沉默了很久,才开口:“我爸的领料单,1998年6月17日,领的‘特殊制冷剂’,不止够实验室用,还够装半艘船。”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我查了军供站的档案,那天之后,有艘‘报废’的军用运输船,航向是槟城。”
林小满的心脏猛地一沉。军用运输船、槟城、制冷剂——这些拼在一起,意味着“深海”早就利用军方的物流通道运毒品,而沈建国,很可能是被胁迫,也可能……参与其中。
“所以你让我别查了,是怕我发现,我爸也用了那船?”她的声音带着颤抖,却没后退,“怕我发现,他不仅设计了包装,还帮他们运了货?”
沈严转过身,看着她的眼睛,里面映着月光,像两团不肯熄灭的火。“我怕你发现,真相比你想的更糟。”他说,指尖轻轻碰了碰她的脸颊,擦掉没干的眼泪,“‘老鱼’能操控沈墨,操控我爸,甚至操控军供站的人,他的网太大了,我怕你进去了,就出不来了。”
这是他第一次直白地说“怕”,不是怕危险,是怕失去她。林小满看着他认真的眼神,突然想起139话里她的数据模型——87%的警戒动作朝向她,92%的受伤概率。原来那些冰冷的数据背后,是他藏不住的在乎。
“可我爸还在里面。”林小满抓住他的手,掌心的温度烫得惊人,“老张的航海日志、实验室的温度计、船底的笔记本,都是他留下的线索,他在等我找到真相,等我救他。”她顿了顿,声音带着破釜沉舟的坚定,“就像你说的,数据不会骗人,真相也一样,不管有多糟,我都要面对。”
沈严看着她,沉默了很久,最后轻轻叹了口气,伸手把她耳边的碎发别到耳后:“好,一起查。”他从帆布包里掏出个东西,是颗水果糖,草莓味的,和118话里掉出来的那颗一样,“紧张的时候吃,你说管用。”
林小满接过糖,剥开糖纸,甜腻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压下了心里的涩。两人重新回到船边,沈严用检测仪扫过笔记本,屏幕上跳出行小字:“解密需‘双钥’——船锚标识+体温触发”。
体温触发?林小满愣住,突然想起110话里通风管的温度,139话里的心动温度——难道需要她的体温?她把手指按在笔记本的加密页上,体温透过纸张传过去,屏幕上的数字开始跳动,却没解开,只是跳出个新的提示:“需匹配‘鲸鲨泪’温度”。
“鲸鲨泪的温度。”沈严皱眉,想起107话实验室的结晶温度,“-15c?不对,那是冰毒的温度。”他突然想起林父日记里的“低温藏秘,高温解密”,“试试用体温加热?”
林小满把笔记本贴在胸口,体温透过衣服传过去。几秒钟后,加密页突然发出微弱的绿光,数字开始重组,变成了一段文字:“军供站G区仓库,15号货架,藏着‘老鱼’的名单,钥匙是‘安安的印记’。”
军供站G区!114话里毒贩交易记录的“G-07”,131话里沈建国负责的“G区”物资管理,全对上了!
“我们明天去军供站。”林小满收起笔记本,眼神亮得像月光,“找到名单,就能揪出‘老鱼’,找到我爸。”
沈严点头,却没那么乐观。他想起132话里伪造的奖状,137话里父亲和林父、李国安的合影,总觉得军供站里藏着更危险的东西。两人准备离开时,沈严的手机突然震动,是条匿名短信,只有一句话:“G区仓库有‘惊喜’,祝你们好运——老鱼”。
“老鱼知道我们要去。”林小满的心脏瞬间提到嗓子眼,“这是陷阱!”
沈严握紧她的手,掌心的汗混在一起。他抬头看向军供站的方向,夜色里,那栋灰色的建筑像个沉默的巨兽,等着他们自投罗网。“不管是不是陷阱,我们都得去。”他说,声音坚定,“但这次,听我的安排,不许再自己冲前面。”
林小满点头,看着他肩上的血渍,突然觉得月光下的造船厂不再冰冷。她知道,明天的军供站之行,会是场硬仗,可能会面对更残酷的真相,可能会遇到更多危险,但只要身边有他,她就敢走下去。
两人离开造船厂时,潮水已经涨了上来,漫过了刚才的泊位。那艘渔船在月光下轻轻晃动,像在守护着船底的秘密,也像在预示着,这场与“深海”的较量,才刚刚进入最危险的阶段。而林父笔记本里的“安安的印记”,究竟是她的胎记,还是船锚吊坠,又或者是别的什么,成了悬在两人心头的新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