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搞一条船(1/2)
知道了自己的猜想结果之后,陈坤就把空间里面,剩下的所有渔获,全部都推到通道口那里,让鹦鹉螺去吞噬。
把马车从空间里面重新放出来,然后坐在马车上,晃悠悠的往村子方向而去。
坐在马车上的陈坤,这时候心里在想着自己的下一步计划。
在他的计划当中,要先将自己的娘和弟弟妹妹,安排到其他地方定居。
如今,这一点已经做到,接下来就是如何让娘和弟弟妹妹,可以在大连市那边生活下来。
哪怕自己给娘留足足够的钱,让他在大连市那边好好生活,按照娘的性格,也会想着找点事情干。
娘和爹,还有两个妹妹,经常都是出海打鱼,并没有其他的谋生手段。
所以给他们在大连市弄一艘船,这样子也可以说服娘他们搬到大连市那边生活。
可是出海打鱼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如果自己跟老爹去了倭国,剩下娘和两个弟弟妹妹,说不定还会受到别人的欺负。
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买一艘渔船,然后直接租给别人去打鱼,每个月娘就光等着收租金就行。
有了这稳定的生活来源收入,剩下的,娘想要去干什么都可以。
相信有了刘叔的照顾,应该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自己也要多往大连市那边跑,彻底跟刘叔把彼此之间的关系拉近一点。
想到这里,陈坤又看了一眼空间当中的那一艘80马力的船。
这可是那六个不知死活的家伙,所开过来的船,能够有这样心思的人,那基本都是不务正业的渔民。
也许把这一艘船弄出去,重新给这一艘船,换一个身份,这一艘船就属于自己的了。
在这个年代,渔船是渔民最重要的生产工具,一旦丢失,主要依靠行政管理体系和社区熟人社会的双重力量。
渔船自身的“身份识别”方式,也与后世的GpS或钢印编码完全不同。
渔船的识别,主要依靠几类特征,可分为“官方”和“民间”两类。
官方的身份标识,也是最重要的依据,那就是船名号,也是后世所说最重要的Id。
这是渔船最核心的身份标识,每艘船都会在船头两侧和船尾,用油漆刷上它的注册船名号。
命名规则通常是,“连渔” + 数字编号,这个编号由大连市水产局或其下属的渔港监督管理站,统一分配和管理,一船一号,绝不会重复。
通过这个号码,管理部门可以立刻在档案中查出船主、船籍港、吨位、马力等信息。
船籍港的信息,通常都会在船尾的船名号下方,会刷上它的船籍港,即注册港口的名称。
船上会配发一张纸质的《渔业许可证》,上面详细记录了与船名号对应的所有信息。
这条船就属于是合法捕捞的唯一凭证。
另一个寻找渔船的途径,那就是民间识别特征,这属于辅助确认。
这些特征在熟人社会里非常有效,相当于船的“长相”和“胎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