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人千面(1/2)
闲行闲坐。
不必争人我。
百岁光阴弹指过。
成得什么功果。
昨日羯鼓催花。
今朝疏柳啼鸦。
王谢堂前燕子,
不知飞入谁家。
南陈太建五年,五月初五端阳节,国都金陵城。
虽然官家文书里将此城称为建康,但民间百姓还是习惯把这座南朝皇城叫做金陵,并且以金陵人的身份为荣。这也可以理解,毕竟自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以来,三百年来无论南朝风云如何变幻,无论哪家天子坐了江山,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金陵城作为自己的帝王宅,就好像不定都此地,就算不上是华夏正朔,算不得天下正统一般。所以这三百年来,金陵城背靠着钟山,斜倚着秦淮,见惯了谢东山淝水之战的英雄气,刘寄奴气吞万里的英雄志;也见过了祖逖壮志难酬的英雄叹,檀道济含冤而死的英雄血;还看过了……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的梁武帝萧衍,还有那祸乱江南,自封宇宙大将军的祸首侯景。
秉忠良臣,奸佞小人,帝王将相的戏码在这金陵城中轮番上演,留下那些令人或热血沸腾,或扼腕叹息的故事,在说书人口中传唱不绝,而金陵城,也留有乌衣巷口台城柳,烟雨楼台百八寺,供后人凭吊,遐想。
“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饮雄黄!”端午节的金陵城热闹非凡,无论达官显贵还是小门小户,家家门前井口都插上了艾草,孩子们抓着粽子的手腕也都系上了漂亮的五彩线,除了那些无家可归的小叫花子们。
可是虽然没人给小叫花子们系五彩绳,但金陵城的百姓却也愿意在这端阳日舍几个粽子,给可怜的孩子们填饱肚子,所以小叫花子们今天过得也算开心。
“伍子!伍子!你上哪儿去啊?”蹲在街边啃粽子的小叫花子三岔口抹了一把嘴,问另一个朝城门楼子走去的小叫花子。
“哦,我去江边祭一祭三闾大夫屈原。”伍牧捧着两个粽子笑着答道。
“哦……”三岔口闻言一口粽子差点儿噎着自己,“那,那也替我磕俩头哈!”
“好。”伍牧认真地点头道,“那我去了,回头见,三子。”
“回见回见。”三岔口胡乱挥了挥手。
“三子,三驴大夫是个啥意思?”比三岔口高了半头的小叫花子王二狗凑过来低声问道:“是说家里有三头驴么?”
“我…我也说不明白呀二狗哥。”三岔口尴尬道,随即用破衣袖蹭了蹭嘴角,“我这点儿墨水儿都是从说书先生那听来的,你这一较真儿我还真答不上来,要不等伍子回来你问问他呗?”
“我才不问他呢。”王二狗随手扔掉一片粽子叶,撇撇嘴笑道:“伍子这人跟咱不一样,我不爱跟他打交道。”
“他咋不一样了?”三岔口来了兴致,凑到近前问道。
“你见过哪个叫花子要到饭不自己吃,还拿去祭什么屈原的?”王二狗咧嘴笑道。
“噢……”三岔口一拍脑门儿,笑道:“你这么一说还真是,伍子还真不像个要饭的。”
“跟咱不是一路人呐……”王二狗说着往身后的牌楼柱子上一靠,悠悠道:“所以还是少来往的好。”
“哎二狗哥,”三岔口眼睛一亮,笑道:“其实不像叫花子的也不只有伍子一个嘛。”
“那还有谁啊?”王二狗问道。
“你忘啦?秀水街破瓦巷,”三岔口来了说书的兴致,一句句引导着:“跟云子一起玩儿的那个!”
“哦哦哦!”王二狗终于明白了三岔口说的是谁,“咋还把他给忘了,’死妈脸’嘛!对对对,他也算一个,我也没见过哪个叫花子不会要饭的。”说着从怀里又掏出一个粽子,展开粽叶咬了一口。
“哎?”三岔口看着王二狗吃的粽子不禁羡慕道:“二狗哥,你这粽子还是放了红枣的啊!”
“呵呵,是啊。”王二狗眯眼笑道:“我在干果铺子讨的,人家自己家里做的没吃完,让我捡了个大便宜,来一口!”说着大方地把粽子递到了三岔口的面前。
“谢谢二狗哥!”三岔口说罢一口咬掉了大半个粽子,劲道的江米配上软糯的红枣,米香枣香顺着口腔鼻腔直冲天灵盖,把三岔口美得差点儿栽个跟头。
“嘿,你小子还真不客气。”王二狗看着手中只剩一小块儿的粽子,摇头笑了笑,然后把剩下的粽子全都抹进了嘴里。
“太香了二狗哥!我还是头一回吃这么好吃的粽子,这应该是最好吃的粽子了吧!”三岔口眼睛瞪得滴溜圆,满嘴都是粽子香地说道。
“嗨……”王二狗自嘲一笑:“还最好吃?最好吃的玩意儿能落咱们这帮子叫花子嘴里?亏你想的出来。”
“也……也是哈……”三岔口眼里的兴奋逐渐被落寞代替,不过他很快就想到了新的话题:“哎,二狗哥,那你说宫城里,皇帝老儿的端午节咋吃啊?”
“那……那肯定是……”王二狗哪知道皇上怎么吃,挠着头结巴道:“肯定是东宫娘娘洗江米,西宫娘娘抠枣核,北……北宫娘娘捋苇叶,南宫娘娘包粽子呗!”
“嘿……”三岔口一拍大腿笑道:“二狗哥你今天这嘴还挺好使哈,编得像模像样的。”
“废话!”王二狗红着脸笑道:“我哪知道皇上家咋吃啊?可不就是个编么?”
小叫花子不知皇家端午宴席如何,可有的人却一清二楚。
金陵皇城始建于东晋,三百年来几经兴废,宫殿历经焚毁重建,不变的是帝王家的规模气象。高高的宫墙把市井与宫闱隔绝成两方天地,却隔不住端午节艾草的香气。
节日里的皇宫一派祥和与忙碌,数不清几重的宫殿里,无数宫女太监来回穿梭,洒扫的传赏的来来往往,井然之中略有一些忙乱。
景阳宫与永和宫之间的回廊里,一队内府局负责传赏各宫的小太监,在内府令黄公公的带领下捧着各色名贵物件儿行色匆匆。
“嗝……”黄公公身后一个面容清秀的小太监忍不住打了个嗝,赶紧低下头,偷瞄了一眼黄公公。
“哟~”黄公公站住身形,身后的十几个小太监反应不及,差点儿撞成一团,黄公公却不管他们,只是凑到清秀小太监身前,提鼻子闻了闻。
“小崽子啊,偷吃了盐津梅子和肉粽吧?”黄公公眯眼笑道,说着还用兰花指点了点打嗝小太监的肩膀。
一旁的小太监们闻言,都替这个今天新来的小伙计捏了把汗,宫里谁不知道这黄公公面冷心狠?让他拿住了把柄,今后恐怕要有吃不尽的苦头了。
“嘿嘿……”清秀太监闻言却不怎么害怕,反而憨憨笑了两声,“老祖宗您真厉害,不光能闻出梅子味儿,就连小的吃了肉粽也能闻出来,您还真是神了!”
“哟……”黄公公见这小崽子偷吃被自己戳破,不光不害怕反过来竟然还拍自己马屁,诧异之中又多了几分喜欢,“好崽子,你以为夸咱家几句这事儿就过去了?”黄公公瞬间换上了惯常那副严厉的表情。
“哎~”清秀太监却并未被这副面孔吓到,反而主动凑上近前,“小的偷吃怎会忘了您老呀~”说着竟然从袖子里摸出两个盐津梅子往黄公公手里塞。
黄公公在这宫里伺候了快二十年,从来没见过这么胆大包天的小太监,不光自己偷吃,还当众拿偷来的吃食“贿赂”自己。他直愣愣地看了看自己手里的两颗梅子,再抬头看了看嬉皮笑脸的清秀太监,呆愣片刻,难以置信地瞪眼喃喃道:“这,你这,给咱家的?”
“哦哦哦,小的这儿还有!”清秀太监仿佛恍然大悟,竟然又从怀里掏出了一个肉粽往黄公公手里塞。
“得得得,放肆!成,成何体统!”黄公公终是反应过来,一把将梅子肉粽推入清秀太监怀里,气得双脚直跺,厚厚的粉底都遮不住他气得通红的脸色。
“老祖宗,您别气坏了身子~”清秀太监仍然在嬉皮笑脸,可是身后那十几个小太监已经吓得面色惨白齐齐跪倒,各色锦缎散落一地。
黄公公扫了一眼地上趴伏的十几个小太监,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再看看还在嬉皮笑脸的清秀太监,黄公公心中着实有些无语,不过眼下还不是教训他的时候。
“咳咳……”黄公公清了清嗓,声音不高不低地说道:“难得小方子你有此孝心,竟然舍得把‘家里’带来的梅子粽子拿来孝敬咱家,”黄公公故意把家里两个字说得很清楚。“可是皇上今儿个亲口说了,端阳节应与民同乐,咱家也不好独自受了你的好处,这样,你把家里带来的梅子给大伙儿一人分一个,就算共庆佳节了如何?”尖细的嗓音配上诡异的调子,吓得趴在地上的小太监们瑟瑟发抖。
“得嘞,老祖宗您心眼儿真好呀。”清秀太监小方子闻言立即会意,又从怀里掏出了好些梅子,给趴在地上直哆嗦的小太监们一人手里塞了一个,“来来来大伙儿都尝尝,这可是我家嫂子亲手做的。”
“嗯~”黄公公见小方子如此机灵,心中着实满意,暗道:“也不枉我把你从洒扫处特意要过来。”
小方子能懂黄公公的意思,可这地上的十几个小太监却未必都能懂,小方子递过来的梅子有的人甚至连碰都不敢碰,用衣袖垫着托在手里还不住地颤抖。十几个小太监趴在地上捧着梅子獐头鼠目地面面相觑,谁都不知道该拿这烫手的梅子如何是好。
“大家伙儿吃啊,快吃啊。”小方子殷勤地笑着说道:“酸酸咸咸,口舌生津,好吃得紧呢。”
小太监们有些无奈地看了看小方子,心道:这是好吃不好吃的事儿么?你这在御膳房偷来的东西我们要是吃了,岂不是跟你同罪?
“嗯?——”黄公公见状双眉倒竖,一股子戾气吓得地上的小太监们赶紧一缩脖子。“怎么不吃啊?你们是不给小方子面子,还是在这儿给咱家甩脸子呢?快吃!”
此话一出口,地上的小太监们再也不敢迟疑,急忙忙把梅子塞进口中,甚至有胆子小的一个慌乱,连核带肉一口吞进了肚子。
“嗯~”黄公公见小太监们个个喉咙蠕动,这才满意地微微一笑,虽说这些小太监都是自己亲自调教出来的,但是人心隔肚皮,小方子公然拿偷来的吃食贿赂自己,这事儿大小是个把柄,万一有心怀鬼胎的小崽子背后捅自己一刀也是麻烦,这下子好了,大伙儿全都吃了小方子偷的“赃物”,万一捅出去,谁也别想往外摘,能瞬间想出这个既保住了小方子又护住自己的法子,黄公公很是得意,心中的得意不自觉地溢出了嘴角,他那刻意涂红的嘴唇微微抿成了一条弧线,挂在看起来有些惨白的脸上,说不出来的瘆人。
“看看你们,笨手笨脚的。”黄公公笑着淡淡道:“这些个锦缎可都是皇上赏赐给各宫娘娘贵人的,弄脏了你们担待得起么?还不赶紧拾起来弄干净?”说罢也不等小太监们反应,朝着小方子一努嘴转身就走,小方子立即跟上,而地上趴着的小太监们则是识趣儿地不紧不慢地收拾好散落的锦缎,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
“宫中人多眼杂,你小子给咱家仔细着点儿。”黄公公不咸不淡地低声教训着小方子,“偷嘴不是什么大错,可是被人拿住也是麻烦,自今往后可要小心在意。”
“是是是,多谢老祖宗提点。”小方子点头如捣蒜,微笑道。
“呵呵呵,你这小崽子,也不知道哪儿来的这么大的胆子,这才进宫几天就敢偷嘴,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这要是早几年呐,咱家非得好好修理你一顿,让你长长记性。”黄公公淡笑道,话虽这么说,可是黄公公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喜欢这个眉清目秀的新人,好像他身上有什么地方跟别的小太监不一样的地方似的。
“今后在宫里还得仰仗老祖宗照拂了。”小方子偷的梅子酸,这嘴可是甜得很。
“呵呵呵……”黄公公掩嘴一笑,低声道:“放心,咱家既然把你从刷马桶的地界儿要了过来,就肯定能让你吃上口好饭,只要你肯下心思多听多看多学,不出三年,你这身儿灰布衣裳就能换成圆领丝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