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生70,我带着糙汉变首富 > 第172章 王大吉凉茶拓新局

第172章 王大吉凉茶拓新局(1/2)

目录

此时的京城。

清璞阁京城店里檀香缭绕。

秦婉宜正指挥店员将一件件古董珠宝小心翼翼地摆进展柜,清代翡翠手镯泛着温润的光,明代玉簪的雕花纹路在灵泉水养护下更显细腻,珍珠手链串得规整,每一颗都透着内敛的亮。

钟清清刚从鹏城风尘仆仆赶回,拎着的行李箱还沾着特区的尘土,一进门就直奔展柜:“婉宜,青花瓶摆好了吗?苏富比的李先生那边有没有动静?”

“早就按你说的,单独设了展柜,灯光调的45度斜射,”秦婉宜递过一杯温水,“李先生昨天特意来电,说今天上午会带几位香港富商过来,专门看那只清代青花瓶。”

钟清清嘴角扬起笑意,她从行李箱里拿出两罐灵茶,递给店员:“这是我制作的茶,一会儿李先生他们来,就泡这个招待,,也能让他们感受咱们的特色。”

说着,她走到青花瓶展柜前,指尖隔着玻璃轻轻拂过——灵泉水浸润过的瓷面,釉色亮而不燥,连笔触间的细微纹路都清晰可见,比刚收来时品相好了不止一档。

上午十点,苏富比的李先生带着三位富商走进清璞阁。

他穿件黑色西装,戴着金丝眼镜,手里攥着放大镜,一进门目光就被青花瓶吸引:“钟小姐,这青花瓶果然名不虚传!清代中期的官窑品相,釉色温润,包浆自然,比我预想的还好!”

钟清清笑着递上灵茶:“李先生,各位先生,先尝尝我们的古法灵茶,慢慢品鉴。这青花瓶是我从港城淘来的,用独家古法养护过,才保得住这般品相。”

一位戴珍珠项链的张太太抿了口茶,眼睛一亮:“这茶香气醇厚,回甘悠长,比我在香港喝的顶级普洱还顺口!钟小姐,这青花瓶打算怎么出手?要是价格合适,我想收下来当传家宝。”

“这次先参展,看看市场反响,”钟清清从容回应,“后续如果有拍卖计划,肯定优先跟苏富比合作。我在港城买了别墅和地块,以后清璞阁的海外货源对接、古董运输,都能在那边周转,李先生以后有好客户,咱们随时可以联动。”

李先生点点头,拿起放大镜仔细端详青花瓶:“港城作为海外据点再合适不过,我那边有不少客户专收清代瓷器玉器,等珠宝展结束,我帮你牵线。”几人围着展品聊了近一个小时,张太太当场预定了一对灵泉水养的珍珠耳环,约定珠宝展后付款提货。

送走李先生一行,秦婉宜兴奋地说:“清清,这几位都是香港的顶级藏家,能拿下张太太的订单,后续肯定能带动更多生意!羊城分店的十件展品已经在路上了,下周就能到。”

“珠宝展是咱们打开高端市场的关键,不能马虎,”钟清清叮嘱道,“展品的安保、灯光、解说词都要再核对一遍,VIp客户的接待流程也得细化,灵茶和小点心都要备足。”

正说着,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是鹏城总厂打来的。

钟清清接起电话,张婶沉稳的声音传来:“清清,告诉你个好消息!凉茶量产一个月,已经卖出八万瓶了!鹏城本地的小卖部都卖断货了,羊城、深圳的分销商都来催货,我这边正加班加点生产呢!”

“张厂长,辛苦你了!”钟清清笑着回应,特意加重了“厂长”二字,“产能能跟上吗?原料供应没问题吧?”

张婶听着这称呼,还有点不好意思。

“放心!我跟周边农户签了长期供货协议,甘草、金银花这些草药管够,工人也加了班,月产能能提到十五万瓶,”

张婶顿了顿,“就是咱们的凉茶还没个响亮的口号,分销商都说不好推广,你能不能想一个?”

钟清清心里一动,现代“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口号家喻户晓,放在现在既接地气又好记。

她沉吟片刻:“就叫‘怕上火,喝王大吉’!简单好记,还能点出凉茶清热解腻的功效,你让印刷厂赶紧把口号印在包装上,后续推广就用这个。”

“怕上火,喝王大吉!”张婶在电话那头重复了一遍,“好!这个口号好记又管用!我这就安排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