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激战一日,城破在即(1/2)
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巳时,阳光穿透薄雾,将山海关的青砖城墙染成淡金色。王忠率领中军踏入南城缺口时,城内的巷战已进入白热化——赵刚的坦克部队正沿着主干道推进,履带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机枪子弹扫向巷口埋伏的清军士兵;李锐的步兵则分成小队,逐院肃清抵抗的残兵,燧发枪的枪声与手榴弹的爆炸声在街巷间回荡,偶尔夹杂着清军士兵的惨叫与战马的嘶鸣。
“将军!左翼巷口发现吴三桂的残部,约三千人,正依托民房顽抗!”一名斥候策马奔至王忠身前,翻身下马禀报。他的甲胄上溅着血污,脸颊有一道浅浅的刀伤,显然刚从火线撤回。
王忠勒住马缰绳,目光扫向左侧巷口——那里浓烟滚滚,隐约可见清军士兵在民房屋顶上射箭,瓦片与木屑随着枪声不断坠落。他抬手拔出腰间的长剑,剑尖指向巷口方向,沉声道:“传令赵刚,调五辆坦克支援左翼,用霰弹炮轰开民房院墙,扫清埋伏;李锐率两千步兵跟进,注意保护百姓,禁止焚烧房屋!”
“得令!”斥候领命后,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片刻后,五辆坦克轰鸣着转向左翼巷口。“轰隆!轰隆!”霰弹炮对准民房院墙开火,青砖砌成的院墙瞬间坍塌,烟尘弥漫中,屋顶的清军士兵失去依托,纷纷跌落下来,刚落地便被步兵的燧发枪击中。埋伏在巷内的清军见状,再也无心抵抗,纷纷丢弃武器,向北城方向逃窜。
此时,吴三桂正率领残部退守北城。他骑着战马,沿着北大街疾驰,身后跟着不足两千人的关宁铁骑——这支曾镇守山海关的精锐部队,经过半日激战,已不复往日的威风,士兵们的甲胄布满弹孔,马刀上的血迹凝结成黑褐色,眼神中满是疲惫与恐惧。
“将军!中华军的坦克太快了!我们的防线根本挡不住!”副将策马追上皮开肉绽的吴三桂,声音带着哭腔,“方才左翼巷口的三千弟兄,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就被打散了!再退下去,北城就成了孤城!”
吴三桂猛地勒住马,战马人立而起,前蹄在空中刨动。他回头望向身后的街巷,隐约能听到坦克的轰鸣声越来越近,心中的绝望如潮水般涌来。他知道,南城已彻底失守,中华军的锋芒锐不可当,可他别无选择——北城是山海关最后一道屏障,若北城再破,他与多尔衮都将沦为阶下囚。
“传我命令,所有残兵退守北城瓮城,加固防御!”吴三桂咬牙拔出弯刀,刀刃指向北城方向,“让士兵们搬来民房的木料与砖石,堵住瓮城入口,再备上滚石与热油,就算拼到最后一人,也要守住北城!”
副将领命后,立即下去传达指令。清军士兵们强打精神,开始拆毁路边的民房,将木料与砖石堆向瓮城入口,有的士兵甚至扛着热油桶,踉跄着爬上瓮城城墙,双手因恐惧而微微颤抖。
与此同时,北城箭楼上,多尔衮正焦躁地踱步。他已得知南城失守的消息,手中的马鞭被攥得变形,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当看到吴三桂的残兵退入北城时,他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也破灭了——两万关宁铁骑半日便溃不成军,中华军的战斗力远超他的想象。
“摄政王!吴三桂退守瓮城了!中华军已推进至北大街中段,离北城不足三里!”一名亲兵匆匆跑上箭楼,单膝跪地禀报,声音带着颤抖。
多尔衮猛地转身,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抬手将马鞭扔在地上,对亲兵下令:“传令下去,集结北城所有骑兵,共一万五千人,随我从北门杀出,绕至中华军侧翼,支援吴三桂!若能将中华军逼回南城,我们还有喘息之机!”
“摄政王,不可啊!”一旁的镶黄旗将领图尔格连忙上前劝阻,“中华军火炮部队威力惊人,若我们从北门杀出,恐怕会遭炮击!不如坚守北城,等待辽阳的援军……”
“援军?”多尔衮冷笑一声,打断图尔格的话,“金州已被中华军占领,辽阳的援军根本无法通过!如今唯有主动出击,才有一线生机!再敢阻拦,军法处置!”
图尔格吓得浑身一颤,不敢再说话。亲兵领命后,匆匆跑下箭楼,传达突围命令。很快,北城城门缓缓打开,一万五千名清军骑兵手持弯刀,骑着战马,在多尔衮的率领下,如潮水般冲出城门,向中华军侧翼迂回。
然而,这一切早已在王忠的预料之中。当清军骑兵刚冲出北城城门时,负责警戒的斥候便已策马回报:“将军!多尔衮率一万五千骑兵从北城杀出,正向我军右翼迂回!”
王忠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早已料到多尔衮会狗急跳墙,特意令火炮部队在南城破后转向北城,在城外隐蔽待命。他立即对身旁的传令兵下令:“信号兵发信号,令火炮部队立即开火,目标北城门外的清军骑兵,务必将他们压制回去!”
“是!”传令兵转身奔向信号塔,很快,三枚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在天空中炸开,如三道血色闪电。
隐蔽在南城城外的火炮部队见信号弹升起,立即调整炮口,对准北城门外的清军骑兵。“装填爆破弹!目标骑兵集群!三、二、一,开火!”炮营统领一声令下,两百门后膛炮同时轰鸣,密集的炮弹如雨点般砸向清军骑兵队列。
“轰隆!轰隆!”炮弹在骑兵中炸开,泥土与血肉飞溅,战马受惊后四处奔逃,将士兵甩落在地,被后续的骑兵践踏。冲在最前方的清军骑兵成片倒下,原本整齐的队列瞬间混乱不堪。
多尔衮骑在战马上,看着麾下士兵不断倒下,心中充满了惊骇——中华军的火炮竟如此精准,仿佛早已知晓他们的突围路线。一枚炮弹落在他身旁不远处,气浪将他掀下战马,甲胄上沾满了泥土与血污。亲兵连忙上前,将他扶起,护着他向后撤退。
“摄政王!快撤!再冲下去,我们都会死在这里!”亲兵大声喊道,声音被火炮的轰鸣声淹没。
多尔衮看着眼前的惨状,知道突围已无可能。他咬了咬牙,对残余的骑兵下令:“撤!退回北城!关闭城门!”
剩余的清军骑兵如蒙大赦,纷纷调转马头,向北城城门逃窜。火炮部队并未停止射击,炮弹追着骑兵的背影轰击,又有数百名骑兵倒在撤退的路上。当最后一名骑兵退回北城时,城门“吱呀”一声关闭,门外只剩下满地的尸体与奄奄一息的战马,鲜血顺着城门缝隙流淌,在青石板路上汇成小溪。
午时已过,阳光变得炽烈。王忠率领中军推进至北大街中段,令部队暂时休整。士兵们围坐在路边,拿出干粮与水囊充饥,有的则靠在墙边闭目养神,甲胄上的汗水与血污混在一起,在阳光下泛着油光。赵刚与李锐策马来到王忠身前,翻身下马。
“将军,半日激战,我军共歼灭清军五千余人,俘虏三千余人,已控制南城全部街巷,目前正肃清零星抵抗的残兵。”李锐递上一份战报,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不过清军退守北城后,加固了瓮城防御,硬攻恐怕会有伤亡。”
赵刚则指着北城方向,眉头微皱:“北城瓮城入口被砖石与木料堵住,坦克无法直接推进。若用火炮轰击,恐会误伤城内百姓,毕竟北城还有不少未撤离的民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