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火红年代:成为工业巨擘 > 第225章 机床厂里的商议

第225章 机床厂里的商议(2/2)

目录

“放心吧,林工,我觉得肯定可以;而且咱们的时间充裕,已经提前了这么多时间进行试验,就算出现了偏差,也有试错时间。”

“能一次性成功总归是好的。”

林工说完,便继续和其他技术员的计算稿纸对起数来。

重型机床需要的床身和大型零部件实在是太多了,单单是加工这些,就预计要六到八个月的时间。

周志强他们想要尽快将将重型机床研发制造出来,只能在设计、计算等方面尽量节省一些时间。

“沈组长。”

周志强来到沈长林桌旁,坐下后说道:“年后我打算去数控分组那边,那边虽然有成功的经验,但之前的数控系统针对的是中小型数控机床的伺服联动.

像重型机床的伺服联动研发,别说国内了,恐怕毛熊那都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所以我打算亲自过去盯着。”

“年后先进行主轴箱等几个零部件的性能试验吧,要是没问题,我就去数控分组带研发进度。”

沈长林闻言后思索了一会,随后点点头说道:“行,那就这样吧,过两天刘副组长过来,咱们把这件事也和他说一声。

你那边要是有什么问题,也随时和我沟通.”

“我知道了,沈组长。”

周志强说完后便回到自己的办公桌,继续忙项目组的事情。

重型机床项目一开始并没有数控要求,但那时候,周志强在数控机床项目上基本可以说快要完成了。

完全可以在这个重型机床用上数控系统的伺服联动,可以让叶扇复杂曲面的磨削加工作业更加精准,

之前一直在忙总体设计方案和零部件图纸绘制,现在这阶段的工作临近尾声,周志强也该去负责数控分组的研发任务了。

——————

四九城。

在国庆后,所有居民都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今年的收成不错,加上国家用外汇购置了一批粮食,所以城镇居民定量恢复到五九年的九成左右。

最后那一成是粗细粮的比例没有彻底恢复,但斤两已经差不多了。

等明年说不定连猪肉、油这些定量也会恢复,毕竟明年的外汇依旧不少。

说起外汇这件事,这段时间内四九城讨论最多的还是第二机床厂。

毕竟四九城里工人是主力,说起工人,那就避不开前段时间报纸上的新闻。

每当国内在工业上有重大进展的消息,都会第一时间放出来鼓舞、振奋人心。

数控机床还差一点意思,要是等邱小姐成功爆炸后,那是全国收音机轮番播放。

不过这也是第二机床厂最光辉的一次了。

今日周一,在第二机床厂内也召开了一次干部会议,每周一都要召开的。

依旧是李书记主持会议。

以前李书记有上级的命令,将权力放给周志强,后来被赵副领导点名后,周志强虽然表面功夫做的很到位,但还是他排班厂里的大小事情。

后来周志强离开后,李有年因为没担当被任局长点名后,现在也算是担起厂里的责任了。

“各位同志们,在会议开始前,我先要表扬一下咱们厂参与研发制造数控机床的同志们!”

会议开始后,李书记第一时间表扬起参加了数控机床项目组的人员,这些人着实给他们厂增光添彩了。

“八千九百万美元的外贸订单,差不多是两亿一千万人民币左右,明年完成这些订单,那咱们厂就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对于参与了研发制造数控机床项目组的人,部里已经有明确指示,要记功奖励

咱们厂的职工奖励,我去开会的时候和部里商量了一下,多发一个月的工资吧,同时在厂里设立集体劳动奖,今年就将这个奖给参与了研发制造数控机床的职工。”

对于这点,会议室内恐怕没人反对,立下这么大的功劳,直接让他们工厂明年的产值变成全国第一。

这点奖励,根本不为过。

李书记顿了一下后,继续说道:“再说个提前的话吧,前两天因为这件事,我也跟周厂长通了一次电话。

今年厂里一线生产的工人们确实很累,这点大家都不会否认吧,除了每周的休息时间外,基本保持全天十五个小时的生产时间”

“所以周厂长建议,年底拿出厂里的自留效益,给所有一线生产的工人们多发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贴奖励。

同时给干部岗位的同志们发半个月的工资作文补贴奖励,对于这件事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议一下。”

“趁着厂党委的干部们都在,说说你们的看法,要是多数同意的话,那年关晌的时候就一并发下去。”

在李书记说完后,会议室内所有人双眼不由一亮。

发钱发钱好啊!谁会嫌自己工资多啊!

至于一线工人拿一个月,他们拿半个月,那最后拿到手的肯定还是他们多。

级别最低的干部能和级别最高的工人相比。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