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神念初探(1/2)
境界彻底稳固后的第三日,赵小白于丹霄阁后山禁地,寻了一处僻静山谷。此处云雾缭绕,飞瀑如练,远离宗门喧嚣,正是试验与熟悉新增力量的绝佳场所。
他盘膝坐于一方青石之上,身下是万年不变的冰冷岩石,周遭是生机勃勃的草木芬芳,心神沉静,抱元守一。先前数月,他主要精力放在巩固暴涨的灵力和熟悉肉身变化上,对于同样产生质变的神识,尚未真正深入探究其极限与奥妙。
元婴后期,相较于中期,最大的蜕变之一,便在于这“神念”的初步凝聚。
在元婴中期时,神识虽强,更多是作为一种感知、探查、驱物御器的延伸手段,无形无质,散而不凝。而如今,晋入后期,神识在磅礴的灵力与对天地法则更深层次的感悟温养下,开始发生本质的跃迁,由“识”向“念”转化,初步具备了干涉现实、蕴含自身意志的雏形。
这便是“神念”。
赵小白深吸一口气,山谷间浓郁的灵气涌入肺腑,他并未运转功法吸纳,而是将全部心神沉入识海深处。
原本浩瀚如烟海、却略显松散的神识之力,此刻在他的意志驱动下,开始如百川归流般汇聚、压缩、凝练。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初时颇感滞涩,仿佛在推动一座无形的大山。神识之力奔腾呼啸,抗拒着这种约束。
他谨守心神,依照《太初混沌诀》中记载的凝神法门,以及药尘平日指点的一些关窍,小心翼翼地引导着。渐渐地,那散逸的精神力量开始顺从意志,向着核心一点汇聚。
不知过了多久,仿佛只是一瞬,又仿佛是漫长的一整天,在赵小白的识海中央,一点极其凝聚、散发着淡淡毫光的“念头”终于成型。
它并非实体,却比以往任何时刻的神识都要凝实,仿佛一颗虚幻的种子,内里蕴含着赵小白的意志、感悟以及庞大的精神能量。这便是神念初芽!
“去!”
赵小白心念微动,并未开口。那一点神念初芽骤然自识海跃出,无声无息地融入周遭天地。
下一刻,一幅远比以往任何神识探查都要清晰、细致、且范围广阔得多的立体图景,呈现在他的“心”中。
神念如一张无形无质、却又无处不在的巨网,以他为中心,向着四面八方急速蔓延。
首先是丹霄阁主峰。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弟子居所内打坐的灵力波动,炼丹房内地火跳跃的韵律,藏经阁内典籍散发的古朴气息,甚至灵兽园中那些低阶灵兽相互嬉戏打闹的细微动静……一切都纤毫毕现,比他用眼睛“看”到的,用耳朵“听”到的,还要真实、还要透彻无数倍。他能“看”到灵气在阵法线路中的流淌,能“听”到草木根系汲取地下水分的声音。
这并非简单的感知叠加,而是一种近乎“全知”的视角。
神念继续扩张,轻松越过主峰,覆盖向周边的附属山峰。
器堂所在的赤焰峰,地火轰鸣,弟子们锤炼法器时溅起的火星,长老在核心熔炉前刻画阵纹时专注的神情,甚至某间密室内,一位执事正对着一件新出炉的飞剑,低声自语着其优缺点,那声音直接在赵小白心间响起,清晰得如同附耳之言。
丹堂所在的青木峰,药香更加浓郁。他能“看”到姜雨桐正在指导几名亲传弟子处理一株罕见的“七星月见草”,她指尖灵动的法诀,以及弟子们眼中或恍然或困惑的神色,都尽收心底。他甚至能隐隐感知到那些药材内部蕴含的药性灵力流动。
刑堂所在的肃金峰,煞气凛然。樊妙晴正在演武场演练一套新的剑阵,剑气纵横,撕裂空气,她眉宇间的坚毅与对剑道的执着,透过神念清晰地传递过来。
神念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继续向着更远处蔓延。
五十里、一百里、二百里……
很快,神念的边缘便触及了丹霄阁护宗大阵的边界。那由无数符文构筑的光幕,在神念的感知下,流淌着强大的能量,但也暴露出了许多以往神识无法察觉的细微节点和能量流转的规律。赵小白有一种感觉,若此刻让他主持此阵,其威力与变化,至少能提升三成!
他没有停止,神念尝试着穿透大阵光幕,向着宗门之外的广袤天地延伸而去。
三百里、五百里……
到了这个范围,神念的感知开始变得有些模糊,不再像宗门内那般清晰入微,但依旧能大致把握山川地貌,河流走向,以及一些强大妖兽的气息盘踞点。他甚至“看”到了千里之外,一座隶属于丹霄阁管辖的中型修仙城池“望仙城”的模糊轮廓,城内数以百万计的生灵汇聚成的庞杂气息,如同黑夜中的火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