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喧嚣与旁观(2/2)
吴普同看着台上那些熟悉或陌生的面孔,大多是工龄长、技术过硬的老员工,或者是在重要岗位上有突出贡献的人。没有一个是他这样的新员工。他心里清楚,这是理所当然的,自己资历太浅,表现也只能算中规中矩,甚至还有过小纰漏。但看着那象征着认可和奖励的红包,心里还是忍不住有些羡慕,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那不仅仅是一笔钱,更是一种价值的肯定。自己什么时候,也能站到那个台上呢?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那本记录着工作心得和自学笔记的小本子,感觉它的分量,似乎还远远不够。
优秀员工表彰结束,压轴的抽奖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奖品琳琅满目地摆在台前,从最小的鼓励奖(毛巾、牙膏),到三等奖(电饭煲、台灯),二等奖(自行车、小灵通),直到最引人注目的一等奖——一台21寸的彩色电视机。
主持人拿着抽奖箱,公司领导依次上台抽取。每念出一个号码,台下就响起一阵紧张的张望和或兴奋或失落的叹息。
“0357!”
“是我!是我!”一个年轻工人激动地跳起来,跑上台领走了一个电饭煲。
“0891!”
……
吴普同也紧紧攥着自己的厂牌,眼睛盯着主持人手中的号码牌。他的心随着每一个号码的念出而起伏。当抽取二等奖时,他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屏住了。那辆崭新的自行车,或者那部小巧的小灵通,对他都有着不小的吸引力。自行车可以代步,省去等公交的麻烦;小灵通则可以更方便地和马雪艳联系,省下不少电话费。
“二等奖,号码是——1123!”主持人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全场。
吴普同迅速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厂牌——1085。不是他。一股巨大的失望瞬间攫住了他,像是胸口被轻轻捶了一下。他看着那个幸运儿兴高采烈地跑上台,捧走了那部银灰色的小灵通,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走下台。那身影,在他眼中仿佛带着光晕。
最后的一等奖抽取时,他几乎已经不抱希望了。果然,那台彩电被仓库部门的一位老主任抽走了。现场爆发出最热烈也是最后一阵羡慕的喧嚣。
抽奖结束,大会也接近尾声。人群开始喧闹着散去,有的还在议论着刚才的奖品,有的约着再去哪里喝点小酒。吴普同随着人流慢慢往外走。外面的天已经黑透了,寒风扑面而来,让他打了个寒颤。会场的喧嚣和热气迅速被冷寂取代。
他回头望了一眼那依旧灯火通明、却正在迅速变得空旷的礼堂,红色的背景板和金色的装饰在灯光下显得有些刺眼。刚才的一切,就像一场短暂而喧闹的梦。梦里有过领导的宏大叙事,有过工友的才艺展示,有过对优秀员工的羡慕,更有过对幸运奖品的怦然心动。
但梦醒了,他还是他,一个普普通通的工艺员,一名淹没在人群里的新员工。没有表彰,没有奖品,只是作为一名沉默的观众,参与并见证了这场岁末的集体仪式。
他紧了紧衣领,独自走在回宿舍的路上。路灯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在冰冷的地面上孤独地移动着。那份因抽奖落空而产生的微小失落渐渐平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的清醒。他明白,台上的风光和偶然的幸运,终究是别人的。他能把握的,只有台下那个默默努力、不断积累的自己。
年终大会的热闹像一杯烈酒,入口辛辣,后劲是更深的寂寥和反思。但它也像一面镜子,照见了他在这个集体中的位置,以及那条需要靠双脚一步步踏实前行的、属于自己的路。2003年真的要过去了,他在心里默默地对那个刚走出校门、懵懂而青涩的自己挥了挥手。前方,2004年正带着未知的挑战和机遇,悄然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