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我靠双眼!从寒门到权倾天下 > 第478章 请陛下批阅作业

第478章 请陛下批阅作业(1/2)

目录

当晚,送饭的老太监准时出现。

他放下食盒,看见林昭正借着殿内昏暗的光线,埋首于故纸堆中。

那小小的身躯与庞大的卷宗山,形成一种诡异的对峙。

“公公。”

林昭头也未抬,声音从书卷后传来,清晰而稳定。

“每日,请多送十根蜡烛。”

老太监那张古井无波的脸上,眼皮微微一跳。

他什么也没说,放下食盒,躬身退去。

从这一夜开始,静心斋的灯火,再未熄灭。

第一天。

老太监送饭时,看到林昭依旧坐在原地。

他面前的卷宗换了一批,身后则分门别类地堆起了几个小堆。

殿内的空气中,除了霉味,还多了一股蜡烛过度燃烧的焦糊气。

少年双眼布满血丝,却亮得骇人。

第二天。

老太监推开殿门,看到林昭已经站起身,正在那座巨大的卷宗山里穿梭。

他时而抽出最顶上的一卷,时而又从最底层费力地拖出一份。

动作看似随意,却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感,仿佛不是在翻阅案牍,而是在进行一场精密至极的拆解。

那座原本杂乱无章的卷宗山,竟被他硬生生开辟出了几条路径。

第三天。

当老太监再次推开那扇沉重的殿门时,他端着食盒的脚步,第一次在门槛前停顿了片刻。

眼前的景象,让他那双浑浊的眼珠,都似乎凝固了。

原本那座象征着绝望与无解的卷宗山,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沿着墙壁码放得整整齐齐,如同列队士兵般的卷宗堆。

每一堆上,都用一张白纸压着,写着“伪造”、“挪用”、“沉船”、“火耗”等字样。

整个大殿,被整理得井井有条,一目了然。

而那个本该被这浩如烟海的文书折磨得精神崩溃的少年,此刻却静静立在大殿中央。

他依旧穿着三天前那身儒衫,衣角已沾上陈年灰烬,脸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

唯独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眸,不见丝毫混沌,反而亮得像两簇幽冷的火焰,清明得令人心悸。

这三天三夜,林昭几乎没有合眼。

鉴微之力,被催动到了前所未有的极致。

他的双眼,化作了世间最精密的仪器。

他看到的,早已不只是纸上的文字。

鉴微之下,无数肉眼不可见的细节,化作奔腾咆哮的信息洪流,冲刷着他的神魂。

纸张的纤维、墨迹的干涸度、指印残留的微弱气味……一切都在他脑中被强制拆解、比对、重构。

他能看到,一份两百年前的亏空账目上,签下名字的官员,指尖残留着恐惧与不甘。

他能看到,一份宣称遭遇火灾的库房记录,纸张边缘的烧灼痕迹,与墨迹的渗透方式,根本不合常理。

他甚至能看到,来自不同年代、不同官员签署的十几份关键亏空案卷宗上,官印之下,都残留着一道几乎无法察觉的淡薄气息。

所有的线索,所有的亏空,所有的悬案,如同百川归海,最终指向了一个共同的名字。

一个早已被废弃,在史书上都快找不到痕迹的漕运衙门——都水司。

更让他心惊的是,历任都水司主官的签名,无论笔迹如何变化,其上残留的精神气息,竟都带着一种惊人的一致性。

仿佛他们不是独立的人,而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傀儡。

林昭压下心中的波澜。

自己无意中,已经触碰到了这个王朝最深的秘密。

那很可能,就是明德社的冰山一角。

他将所有的发现与推论,浓缩进了笔端。

看到老太监进来,林昭并未言语,只是从书案上拿起一份东西。

那不是厚重的卷宗,仅仅是三页薄薄的纸。

他缓步走到老太监面前,那双干枯的手下意识地伸出,接了过来。

林昭看着他,将那三页纸递了过去。

“有劳公公,请陛下……批阅作业。”

老太监捧着那三页薄纸,步履一如既往地平稳。

只是那双托着纸张的手,指节微微有些发白,仿佛那几页纸有着千钧之重。

他无声穿行于幽深的宫道,所过之处,宫人皆垂首屏息,远远避让。

这位在宫中只被称为魏公公的老人,是皇帝最不起眼的影子,也是最锋利的一把刀。

他的心湖从不起波澜。

但今天,破例了。

“批阅作业?”

这词从一个十二岁少年口中说出,本是狂妄。

可配上那少年清明得可怕的眼神,魏公公竟觉得,这或许只是一句陈述。

陈述一个他无法理解,却不得不敬畏的事实。

奉天殿。

灯火通明,檀香袅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