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你才是那个该下地狱的(1/2)
血雾尚未散尽,长廊崩塌的余音仍在冥途深处回荡。
沈青梧一步踏出终审之门,脚下碎石如骨屑般四溅。
她身形摇晃,却挺直如剑,仿佛一尊从地狱熔炉中淬炼而出的刑神。
周身缠绕着灰金色的锁链,那并非实体,而是由地府最古老的判律凝成——每一环都刻着湮灭千年的法则残文,沉甸甸地勒进她的皮肉,却又与她的魂魄悄然融合。
额心,一枚逆旋的“判”字缓缓浮现,漆黑如渊,边缘泛着冷金光泽。
它不随血脉跳动,而是在呼吸之间,与天地律令共振。
她成了。
非常之判官。
临时权柄,百年为期,可断三案,逆天改律。
这不是恩赐,是代价堆砌出的认可。
三百桩冤案的痛楚、七千亡魂的哭嚎、三万忠良被抹去的名字,全都化作这一瞬的加冕。
她不是地府选中的执行者,而是以血为契、以怨为薪,硬生生撕开规则裂缝,自己爬上去的审判者。
风止,魂寂。
整个冥途陷入一种诡异的静默。
连忘川河水都凝滞了一瞬,仿佛在等待新秩序的第一声号令。
沈青梧抬手,指尖微动。
一道光幕自虚空展开,正是线清以命纹织就的投影残痕——上面还残留着北疆活埋将士的画面,小兵无声呐喊的嘴型定格在“娘亲”二字。
她声音不高,却穿透九幽:
“第一道谕令:重启景明十年谋逆案,追责所有包庇者,无论生死。”
话音落下的刹那,天地震颤。
三十六道阴司卷宗库同时开启,封印百年的铁匣轰然弹开,无数伪判文书如枯叶般翻飞升空。
那些曾被勾销的姓名,在空中燃烧成血字,一个接一个浮现——李承勋、赵元朗、韩昭……三十七位朝臣,全因不肯篡改战报,被诬以通敌,满门抄斩。
而此刻,他们的残魂在忘川岸边齐齐抬头,眼窝中燃起幽蓝火焰。
“查。”沈青梧再吐一字。
线清十指疾舞,命纹丝如蛛网铺展,瞬间连接数百条魂脉轨迹。
她面色惨白,嘴角溢血,却咬牙不退:“找到了!崔元衡,清明司前副使,景明十年主审官之一——他亲手焚毁原始供词,替换伪证三十七处,每改一笔,便有一名正直判官被‘静默’。”
“静默库?”沈青梧眸光骤冷。
“是……地府之下,另设囚笼。”线清颤抖着指向冥途极南,“那里关押着不愿同流合污的残魂,他们不能投胎,不能消散,只能看着真相被一层层掩埋……”
就在此时,一道身影从虚空中缓步走出。
他披着漆黑判官袍,面容如焦炭般扭曲,双目却亮得骇人,像是两簇永不熄灭的鬼火。
左脸尚存半片旧容,依稀可见当年清明司副使的儒雅轮廓;右脸则完全被烈火吞噬,皮肉翻卷,露出森森白骨。
崔元衡。
伪判官。
他曾是先帝钦点的执法之臣,掌管阴阳律法,却被地府暗中策反,成为维稳秩序的刀。
“我只是延续了千年的规矩……”他喃喃开口,声音沙哑如锈铁摩擦,“北疆若报实情,边军哗变;朝中若翻旧案,政局动荡。地府说——稳定高于公正。所以我烧了供词,杀了证人,封锁了所有声音……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天下太平。”
沈青梧冷冷望着他,眉心跳过一丝讥讽。
“所以你就用三十七条人命,换来一场虚假的太平?用七千将士的活埋,换一句‘疫亡’?”
“那是牺牲!”崔元衡猛然抬头,眼中火焰暴涨,“必要的牺牲!你以为我想这样?可规则不允许动摇!地府需要秩序,人间需要安定,哪怕这安定是建立在谎言之上!”
“那你错了。”沈青梧一步步向前,灰金锁链随之轻响,每走一步,脚下的地面便裂开一道符文沟壑,“规矩不该用人命来维稳。真正的秩序,是从不放过一个恶人,也从不错杀一个忠良。”
崔元衡脸色剧变。
他猛地抬手,袖中抽出一本古旧簿册——封面无字,却隐隐有血纹流动,纸页泛黄如尸皮,边角甚至剥落成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