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超级财阀:我收购的洋行有点多 > 第790章 是卖是留?

第790章 是卖是留?(2/2)

目录

商场如战场,当初各为其主,使出些手段也属正常。

如今,既然汇沣银行已经易主,他也没必要去追究这些陈年旧事。

现场气氛有些怪异,因为大家都没有开口说话。

大约过了一分钟时间,包约翰终于忍不住开口说道:“林先生,何先生,我想知道,贵集团如今已经成为汇沣银行母公司,你们要如何安排我们,是将我们炒掉,还是让我们继续留任?”

包约翰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忐忑,这个问题显然已经在他心中盘徊了许久。

甚至,可能昨晚一晚上都没睡好觉,从他的黑眼圈便能够看得出来。

汇沣银行易主的事情实在是发生得太突然了,渣打银行那边根本没有和他们商量过,所以此前他们也根本不知道,渣打银行早在数天前就与恒声集团进行谈判了。

坐在包约翰隔壁的浦伟士,也同样如此。

说起来,这位浦伟士,可是沈弼的接班人,能力,自然不差。

林浩然前世的那个世界里,汇沣银行更是在浦伟士的带领下,一步步走向全球十大银行之一。

不过,林浩然并没有着急出声,而是转头看向何善恒,笑着问道:“何叔叔,您怎么看?”

何善恒作为香江著名的银行家,且以前恒声银行还被汇沣银行统治过十几年时间,何善恒与包约翰、浦伟士打交道可不少,对他们两人的熟悉程度,显然比他这位老板了解得更多。

何善恒会意地点点头,目光转向包约翰和浦伟士,语气平和,却带着几分威严道:“包先生,浦先生,我们都是老相识了。

说实话,当初汇沣与东亚竞争时,你们确实用了不少手段,甚至可以说是不择手段,不过商场如战场,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他顿了顿,仔细观察着两人的表情,继续说道:“汇沣银行现在最需要的是稳定过渡,包先生在银行业务管理方面经验丰富,浦先生对海外市场了如指掌,这些都是我们现在急需的。”

包约翰和浦伟士听到这里,紧绷的神情明显放松了些。

他们最担心的就是,林浩然如果记仇,那他们恐怕在汇沣银行的前途就到此为止了。

现在看来,这位新老板似乎更看重实际能力。

何善恒转头对林浩然说道:“浩然,我认为可以让包先生继续负责汇沣银行的日常运营,他在这个位置上确实最合适。

至于浦先生,海外业务非他莫属,既然如今我们已经对汇沣银行控股,那么汇沣银行以后便可以成为我们恒声集团发展海外市场的重要平台。”

林浩然满意地点头道:“以后汇沣银行是恒声集团的一份子,何叔叔您是恒声集团董事长,此事由你来安排就好。”

说着,林浩然又看向包约翰与浦伟士,笑道:“包先生,浦伟士先生,对于何善恒先生的安排,你们意下如何?”

包约翰立即挺直腰板,郑重回应:“感谢林先生、何先生的信任!能够继续为汇沣银行服务,是我的荣幸。

我保证会全力配合何先生的工作,确保汇沣银行未来的正常日常经营。“

浦伟士也紧接着表态:“我完全接受这个安排,海外业务一直是我的专长,特别是美国海丰银行的扭亏工作,我已经有了详细计划。

相信在恒声集团的支持下,汇沣银行的海外业务一定能开创全新局面。“

林浩然满意地点头:“很好,既然二位都愿意继续为汇沣效力,那我就正式任命包先生为汇沣银行总经理,浦先生为执行董事,主要负责海外业务。“

他站起身,走到两人面前,语气诚恳地说:“我希望二位明白,我林浩然向来用人不疑,只要你们用心做事,汇沣银行绝不会亏待任何一位有贡献的员工。“

这番话彻底打消了包约翰和浦伟士的最后一丝顾虑。

包约翰激动地说:“林先生,说实话,来之前我们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没想到您如此宽宏大量,我们一定会用实际行动来回报您的信任。“

浦伟士也接话道:“汇沣银行在您手中,一定能够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此刻,两位洋人都成了马屁精。

当然了,林浩然也知道,这两人确实有才能。

“嗯,包约翰先生,麻烦你将海丰银行的详细资料整理一份给我,特别是近三年的财务报表和业务结构分析。”林浩然吩咐道,“我需要全面了解这家银行的经营状况。”

包约翰立即回应道:“老板,有关海丰银行的详细资料我们这里便有,我马上给您拿过来。”

说着,他起身走到办公桌后面的书柜,从上面抽出一份文件夹,然后拿到林浩然的面前,恭敬地将这份文件递给新老板。

此刻,包约翰对林浩然的称呼,都变了。

“没什么事,你们便先出去忙吧,我和何善恒先生有些话要聊,下班前,你召集总部所有员工到员工会议室去一趟,到时候我会过去。”林浩然拿着这份资料,抬头对包约翰说道。

“好的老板,既然如此,那我们先出去忙了。”包约翰点了点头,与浦伟士一同离开了办公室,并且轻声关上大门。

办公室内,只剩下林浩然、马世民与何善恒三人。

在收购汇沣银行前,林浩然实际上也已经获得一份关于海丰银行的资料,那份资料还是渣打银行送过去的。

不过,与林浩然手中这份资料相比,此前那份资料明显更为简单很多,很多资料都不够详细。

他翻了几页,然后从新合上,这才看向何善恒问道:“何叔叔,您之前应该也已经看过这份资料了吧?”

“确实,我本身以前也是汇沣银行董事会成员之一,对海丰银行有很深的了解,昨天达成收购交易之后,我昨晚还特意重新看了这份资料,对海丰银行的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何善恒神色凝重地说道:“说实话,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还要严峻。”

马世民闻言,立即关切地问道:“何老,具体是什么情况?”

何善恒从林浩然手中接过文件,翻到其中一页:“你们看这里,海丰银行去年亏损达到3600万美元,今年前三个季度已经亏损2500万美元左右,更严重的是,他们的不良贷款率高达8.2%,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林浩然与马世民都看向那些数据。

当初,汇沣银行期望通过收购海丰银行进入美国市场,实现业务多元化与国际化布局。

然而,海丰银行在1974年到1975年间便因为经济衰退而陷入困局,不良贷款激增,利润大幅下滑,甚至到亏损,这也是汇沣银行为何仅仅以3.41亿美元便购得这家总资产高达255亿美元的银行的重要原因。

如今看来,这笔交易对汇沣银行而言,确实是个沉重的负担。

“根据我对美国银行业的观察,当前海丰银行的资本回报率在全美银行中仍处于垫底水平。

若要修复其资产负债表,不仅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更面临整合业务、提升盈利能力的双重挑战,实际操作难度极高。

除此之外,汇丰银行与海丰银行的经营模式存在根本性差异。

海丰银行采用数据驱动的信贷审批和客户管理体系,而汇丰长期秉持'基于关系的银行'模式,依赖长期信任建立的人际网络开展业务。

这种模式差异导致汇丰在收购后虽尝试推动整合,但始终未能突破文化与管理逻辑的壁垒,最终以失败告终。

如今,海丰银行最大的优势,就是它那分布纽约州各地的约三百家分行网点了。“何善恒补充道。

“那依你看,这海丰银行,我们是卖是留?”林浩然直接问道。

林浩然这个问题直指核心,办公室内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何善恒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我认为应该抛售!”

何善恒的这个回答,出乎林浩然的意料。

就连马世民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何先生,您刚才不是还说海丰银行的网点很有价值吗?”马世民不解地问道。

何善恒叹了口气,解释道:“价值自然有,否则汇沣银行也不可能花如此大代价收购它并且企图对它进行整合,但代价太大了。

你们想想,要扭转一个年亏损数千万美元的银行,需要投入多少资金?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面对文化差异和管理模式冲突这两个几乎无解的难题。”

他指着文件上的数据,语气凝重地补充道:“根据我的测算,要让海丰银行恢复盈利能力,至少还需追加数亿美元投资,且需要五到十年的整合周期。

即便如此,最终能否扭转局面仍是未知数,这期间还将面临政策变动、市场波动等多重不确定性风险。“

实际上,汇沣银行收购海丰银行,确实是一个错误的决策。

在另外一个世界里,汇沣银行收购海丰银行后,因为整合困难导致业绩下滑、美国高层管理效率低、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等原因,海丰银行给汇沣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那如果我们选择将海丰银行抛售,那么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要降价出售,更会失去进入美国市场的大好机会,这个对我们而言,是否是一个大问题?”林浩然皱着眉头说道。

林浩然的这个问题切中了要害,外国银行想要进入美国市场,难度确实很大。

汇沣银行当初为了收购海丰银行,也是花费了不小的代价,甚至最终依靠总督府的背书,有总督府的支持,最终才成功达成收购协议。

马世民也点头表示认同:“老板说得对,美国市场对我们全球化战略至关重要,如果放弃海丰银行,我们等于自动放弃了进入美国市场的捷径。“

何善恒却有不同的看法:“我理解你们的顾虑,但我们要权衡利弊,海丰银行确实是我们进入美国市场的捷径,但这条捷径的代价太高了。

最重要的是,我们并非只有海丰银行这一条路可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