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首日征程:林小满的图书馆之路(2/2)
林小满甚至能隐约地“听”到(或者说,是通过某种难以言喻的神经连接清晰地“感知”到)它那没有真正发出、却直接响彻在他意识深处的、充满鄙夷的抱怨:
“……低效、落后、毫无美感可言的公共移动铁皮罐头……混杂着劣质电子元件辐射和无数碳基生物散发出的无序生物电波……这令人作呕的混沌电磁环境……简直是对本机精密感知元件的侮辱!令人窒息!”
他吓得心脏几乎漏跳一拍,真怕这个脾气暴躁、能力诡谲的“祖宗”一个不爽,下一刻就任性妄为地做点什么来“净化环境”或“表达抗议”——比如让整辆公交车所有的电子显示屏瞬间雪花乱闪甚至黑屏,或者让那个循环报站的系统突然抽风,开始播放一段撕心裂裂的重金属摇滚,甚至更糟……他不得不强行分出一部分本就紧绷到极致的心神,用意念努力地安抚、劝说,甚至近乎哀求地“压制”着口袋里的这位大爷,祈求它千万看在自己平日“伺候”还算尽心的份上,保持安静,忍耐这短暂的“屈辱”。
默念的护身符与遥不可及的现实
窗外的街景飞速向后掠去,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反射着耀眼的晨光,繁华的商业街区橱窗琳琅满目,宁静的公园绿地绿意盎然……星云市这幅生动而广阔的都市画卷在他眼前徐徐展开。但这幅充满生机的画卷对他而言,却像是隔着一层厚厚的、模糊的毛玻璃,一切色彩和声音都变得不那么真切,遥远而疏离。他身处在这奔流的城市血脉之中,却又仿佛只是一个透明的、无法融入的旁观者,一个短暂的过客。
“……不主动展示或运用任何非常规能力…不参与可能引发关注或争论的冲突与纠纷…遇到任何突发或意外状况,优先选择回避、远离,以最大程度降低暴露风险…尝试以最普通、最符合常理的人类行为方式和逻辑思维去应对和处理所有问题…”
《隐藏条例》里那些冰冷而苛刻的文字,如同护身符的咒文,又如同紧箍咒一般,在他脑海中不受控制地循环播放,字字清晰。每一个字他都认识,每一句话的逻辑他都理解,但真正要在这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真实社会环境中实践起来,却感觉如此的艰难和虚幻。什么叫“最普通、最符合常理的人类行为方式和逻辑思维”?是像前面那个因为被身后人踩了脚而低声咒骂、喋喋不休的乘客那样?还是像旁边那个学生模样的女孩,熟练地利用车身晃动和人群缝隙,灵巧地挤到门口为下车做准备那样?
他沮丧地发现,自己过去对于“普通”和“正常”的所有理解和认知,原来都是如此的肤浅、片面和高度理论化。书本上的描述、校园里的观察,与真正置身于这滚滚红尘中的切身感受,完全是两回事。
公交车内的广播里,甜美的电子合成女声一遍又一遍、不知疲倦地报出一个个站名,每报出一个陌生的地名,都意味着他离那个既定的“战场”更近了一步。车厢里的人如同流动的沙丁鱼,上上下下,变换更迭,只有他,像一颗被无形轨道固定住的钉子,朝着那唯一的目的地坚定不移(或者说,被迫无奈)地前进着,内心充满了对终点的恐惧与对这段尚且“安全”路途的莫名留恋。
终于,在经过了一段感觉无比漫长、却又仿佛转瞬即逝的颠簸旅程后,那个他既隐隐期待又深深害怕听到的站名,清晰无误地从广播里响起,敲打在他的耳膜上:
“市图书馆到了。请准备下车。The City Library.”
“哧——”
公交车再次发出一声沉重的、如释重负般的叹息,车身微微一震,稳稳地停靠在了一个宽敞的站台旁。
车厢里的人群再次骚动起来,下车的人流形成一股新的力量,推搡着林小满向前移动。他猛地从那种恍惚的、沉浸式的观察与内心挣扎状态中惊醒过来,仿佛一个被突然推上灯火通明舞台中央的、毫无准备的演员。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口气息里混杂着车厢内浑浊的空气和车门外涌入的、略带清冽晨意的微风。他松开了因为过度用力而有些发白的手指,放开了紧握的背包带和冰凉的手环,强迫自己挺直了因为长时间紧张和戒备而有些佝偻的背脊。
跟着面无表情、行色匆匆的人流,他迈开了脚步,有些踉跄地、被动地走下了公交车那两级高高的踏板,双脚实实在在地、沉重地踏在了市图书馆站坚硬而冰冷的人行道上。
身后,公交车的气动门发出“噗”的一声轻响,迅速关闭,随即引擎轰鸣,喷出一股淡淡的尾烟,毫不留恋地重新汇入川流不息的车道,仿佛一个完成了运输任务的、冷漠的钢铁巨兽,将他独自抛在了这个充满未知的站台。
前方,隔着一个小广场,是庄严肃穆、在清晨阳光下泛着理性与秩序冷光的星云市图书馆总馆大楼。巨大的玻璃幕墙映照着蓝天白云,巍峨而安静,像一座知识的圣殿,也像一座等待着考验他、禁锢他的无形堡垒。
他的实习,他的伪装,他的煎熬,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