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北线边患(2/2)
“运输费用:每月八千两银子,优化运输路线后可节约三成。”
然后是物资采购。苏锦派出采购团队到各州:
“赵州盛产粮食,我们在那里采购军粮,价格比市价低两成。”
“钱州的铁匠技艺精湛,我们在那里定制武器,质量好价格低。”
“孙州靠近边境,我们在那里设立中转站,减少运输距离。”
最让人意外的是,苏锦还建立了“战场回收站”。
“大人,您看!”刘德二兴奋地拿着一份报告,“我们的回收站第一周就回收了三百支箭矢,两百件破损盔甲!”
“回收的箭矢重新装上箭头就能使用,破损的盔甲熔化后可以重新锻造。”苏锦满意地点头,“这样一来,我们的武器成本降低了四成!”
更有趣的是,苏锦还设计了“立功奖励制度”:
“击杀敌人一名,奖励银两五两。”
“缴获敌人武器一件,奖励银两二两。”
“救助伤员一名,奖励银两三两。”
“提供有用情报,奖励银两十两。”
“大人,这个制度太好了!”前线传来消息,“士兵们的士气大大提高,而且都抢着立功!”
一个月后,前线传来捷报。
“苏大人,大胜!大胜!”信使兴奋地跑进来,“我军大败胡人,敌军溃散而逃!”
“太好了!”苏锦高兴地站起来,“伤亡情况如何?”
“我军伤亡很小,只有轻伤三十余人,无一阵亡!”信使激动地说,“王将军说,这都是因为装备精良,士气高昂!”
“那军费开支情况呢?”苏锦关心地问。
刘德二拿出账本:“大人,您猜怎么着?我们这次军费开支比预算少了三成!”
“少了三成?”苏锦有些意外,“怎么会少这么多?”
“主要是因为战斗结束得比预期早,而且我们的回收利用做得好,还有立功奖励制度让士兵们主动缴获敌人装备...”刘德二详细解释道。
“而且,”刘德二继续说,“各州商会对我们的爱国债券反应热烈,总共认购了五十万两银子!”
“五十万两?”苏锦惊喜地说,“这比我们的预期多了一倍!”
“是啊!”刘德二兴奋地说,“商会的会长们说,跟着苏大人投资,既爱国又赚钱,这样的好事哪里找?”
正在庆祝的时候,又有信使来报。
“苏大人,前线王将军有话要说!”信使递上一封信。
苏锦打开信件,看到王将军写道:
“苏大人,此次大胜,全赖您的后勤支援得力。士兵们都说,从来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装备精良,粮草充足,士气高昂,敌人怎么可能不败?”
“不过,据俘虏交代,这次胡人入侵背后有人指使,而且那些人还在策划更大的阴谋。请大人小心防范!”
苏锦看完信,脸色严肃起来:“看来,这次边患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大人,那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刘德二问。
苏锦站起身来,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既然敌人还要来,那我们就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她拿出纸笔,开始制定新的计划:
“第一步:建立常备军需储备,确保随时能够应对军事冲突。”
“第二步:扩大军民合作社的规模,让更多的州参与到军需生产中来。”
“第三步:完善情报收集网络,及时掌握敌人的动向。”
“第四步:加强各州之间的协调,建立统一的防御体系。”
“大人,”刘德二担心地说,“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啊。”
苏锦笑了笑:“不用担心,我们有抠门打仗法,用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而且,经过这次胜利,各州对我们的信心大增,筹集资金会更容易。”
“而且,”苏锦继续说道,“我们还要建立粮草联运体系,确保军需物资能够快速、高效地运送到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