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商会联席(2/2)
老王算了算:“按照这个标准,我们粮商会每月可以得到75两银子的补贴,还算可以。”
老李也算了算:“我们布商会可以得到80两银子,比粮商会还多一点。”
老张说:“我们盐商会虽然只有35两银子,但考虑到我们的投入确实比较少,也算合理。”
其他商会的代表也纷纷表示认可。
“那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吗?”刘德二问。
茶商会的代表举手:“我想问一下,这个标准是固定的吗?”
“不是固定的,”苏锦说,“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定期调整。”
“调整的依据是什么?”酒商会的代表问。
“主要看市场变化、成本变化、风险变化等因素,”苏锦说,“我们会每季度评估一次。”
“那谁来监督这个执行过程?”杂货商会的代表问。
苏锦想了想:“我们可以成立一个商会联合监督委员会,由各个商会轮流派代表参与。”
“这个想法不错,”老王说,“这样大家都能参与监督。”
刘德二看大家的情绪缓和了很多,按照流程说:“现在我们来讨论具体的执行细节。”
“首先是申请流程,”苏锦说,“各商会每月月底提交申请,我们在次月初审核发放。”
“申请需要提供什么材料?”老李问。
“主要是经营数据、储备情况、风险评估报告等,”苏锦说,“我们会提供标准的申请表格。”
“审核需要多长时间?”老张问。
“正常情况下三天内完成,”苏锦说,“特殊情况可能需要一周。”
“如果对审核结果有异议怎么办?”有人问。
“可以申请复议,”苏锦说,“我们会组织专门的复议委员会来处理。”
刘德二看大家都没有异议了,说:“那我们现在来表决这个方案。”
“同意的请举手,”刘德二说。
所有商会代表都举起了手。
“全票通过!”刘德二高兴地宣布。
大家都鼓起掌来,气氛变得很和谐。
“那我们现在签署商会联合章程吧,”苏锦说。
她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章程:“这个章程规定了各商会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合作的基本原则。”
章程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条:各商会平等合作,互利共赢
第二条:遵守统一的市场规则和标准
第三条: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稳定
第四条:建立信息共享和协调机制
第五条:设立联合监督和仲裁机制
第六条: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第七条:共同应对市场风险和挑战”
各商会代表仔细阅读了章程,都表示同意。
“那我们现在就签字吧,”老王说。
各商会代表依次在章程上签字,刘德二作为见证人也签了字。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一个联合体了,”苏锦说,“希望大家能够真正合作,共同发展。”
“苏夫人,谢谢您的协调,”老李说,“没有您,我们不可能这么快达成一致。”
“还要谢谢德二,”老张说,“他主持得很好。”
刘德二不好意思地说:“我只是按照苏夫人教的方法做的。”
“你做得很好,”苏锦说,“以后我们可以定期召开这样的联席会议,你来当固定主持人。”
“真的吗?”刘德二有些兴奋,“那我要好好学习主持技巧。”
会议结束后,苏锦开始总结这次协调的经验。
“这次商会联席会议很成功,”苏锦对萧廷说,“我们不仅解决了分歧,还建立了长期的合作机制。”
“你的分层支持机制设计得很巧妙,”萧廷说,“既考虑了公平,又兼顾了效率。”
“关键是要用数据说话,”苏锦说,“有了客观的评估标准,大家就不会有太多争议。”
“而且让德二当主持人也是个好主意,”萧廷说,“他的中立身份确实有优势。”
“是的,”苏锦说,“有时候解决问题不仅需要好的方案,还需要合适的人来执行。”
当天晚上,苏锦制定了商会联合管理的后续计划:
“第一步:建立常态化的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
第二步:设立商会联合办公室,处理日常协调事务
第三步: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沟通市场信息
第四步:制定联合应急预案,共同应对市场风险
第五步:探索更深层次的合作,比如联合采购、联合营销等”
“这样一来,”苏锦对萧廷说,“我们就能形成一个更加稳定和高效的商业生态系统。”
“而且这个模式还可以推广到其他地方,”萧廷说,“让更多的商会受益。”
“没错,”苏锦说,“商会联席制度可以成为我们治理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