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 > 第150章 大结局

第150章 大结局(1/2)

目录

“听说了吗?当初皇长孙料事如神,高丽犯边的消息刚传来,他就断言高丽内讧!可那时谁也不信!”

“如今再看——朝堂上议论纷纷的,正是高丽乱成一团!”

“那个姓李的当真狠辣,说打就打,听说他的兵马已经围住了高丽京城开京!”

“皇长孙这般料事如神,朝廷也终于信了。”

“自那日军制改革之后……”

“没过几日,燕王便北上返京,晋王也回去了!连镇守江南的秦王也要尽快赶回西安,北上抵御瓦剌。”

“听闻三位王爷互为攻防……此次秦王与晋王协防燕王……意图再明显不过。”

“正因如此,高丽那边竟停手了!”

人群中一位山羊胡老者似知内情,

抿了口酒,

道出更深一层的隐秘。

“你们有所不知,

高丽停手,无非两个缘由:要么向我大明求援,要么向北元求援。”

“方才那几匹快马,八成是燕王的急报。”

“听说燕王一回到北平,便遵洪武皇帝之命,率先推行辖区军制改革!”

“旧日军户制正逐步废除……”

“不知谁又放出风声,说燕王有意进军高丽——这可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好些人已经摩拳擦掌!”

这位梁老颇受众人敬重,

有人追问:“梁老,此话当真?”

“那还有假?”梁老吹胡子瞪眼。

“实话告诉你们,高丽下一步唯有两条路可走。”

“高丽王室必向北元求援。眼下秋日将至,按惯例,那位新即位的北元大汗为立威,也为在过冬前消耗部族老弱,定会南下!”

“高丽正是绝佳时机。”

“如今就看燕王动不动——燕王若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北元必动。”

“北元一动,草原上那些不服也速迭儿的部族,只怕也要趁火 。”

“届时秦王与晋王便需协防策应。”

“如今,全看朝廷是主守还是主攻。”

“而朝廷的态度……”

“终究要看燕王如何决断,是主动出击,还是以静制动。”

众人满脸困惑,“这又是什么意思?”

老者轻捻胡须,神色颇为自得。

“主动出击,”

“便是燕王借此良机,率军开疆拓土,以高丽先前犯边为名,正式发兵征讨,也好检验这段时间大明军队改革的成效。”

“若是被动应对,”

“那就是高丽向北元求援。”

“那姓李的叛军将领必定惊慌失措,这种人最怕失利,一旦战局不利,便如大厦将倾,必然覆灭!”

“不甘失败的他,”

“也会寻求另一股势力的援助,以求维持平衡!”

“如此一来,他能求助的对象只有一个,就是我们大明!”

说到这里,老者愈发得意。

“第一种主动出击,虽能扬大明国威,却最容易被人钻空子,而且,万一引发高丽与叛军临时结盟,再加上北元南下,那就棘手了。”

“至于第二种被动应对,那李成桂向大明求援,我们便是正义之师……”

分析至此,

众人纷纷点头,似有所悟。

“这么说来,这几天朝廷上讨论的,就是这两种策略了?”

老者先点头,又摇头,“必定如此,但朝廷还需权衡诸多因素,比如后续的物资、具体方案等等。”

“不过……有一点毋庸置疑!”

“自从上次朝廷在钟山得到了那耐寒的稻种,”

“北方靠东的那片土地,就已是大明的囊中之物。所以,这一仗非打不可,只是怎么打的问题!”

老者脸上忽然浮现敬佩之色。

“要不说,还是皇长孙高明。”

“不仅早先就预见了高丽的变局,还给大明留下了能将贫瘠之地变为沃土的神物。”

“我现在甚至觉得,那位神秘的皇长孙,说不定连后续的计划都已安排妥当。”

百姓的热情再次被点燃。

毕竟,对于众人而言,

皇长孙的神秘身份更引人好奇。

而且,

熟悉京城近来局势的人都清楚,

在一些大事上,太子朱彪露面的次数越来越多。

有小道消息称,

若不出意外,待军队改制与财政税收改革顺利完成后,

接下来大明江山——

老爷子很可能就要交给太子了!

新即位的太子,未来的储君,

他的执政风格会是怎样?

比如近期的这些政令……

那些士族、军中勋贵,在洪武皇帝面前不敢造次,唯恐触犯忌讳,

但太子登基之后,

他们会不会重新冒头?

政令会不会朝令夕改?

太子殿下能否镇住这股庞大的势力?

毕竟,

数千年来,王朝更迭不断,

而那些士族门阀的手段,却始终如一!

老爷子年事已高,

如今就像夏末的烈日、秋后的老虎,

最后一次发威之后,

这位六十五岁的老人,也将步入暮年。

大明的新主,

又将带来怎样的执政气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