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行者钱途:武松搞钱录之战争经济学的实战运用!(1/2)
拿下祝家庄后,武松并没有停下脚步。他知道,梁山要想长久发展,不能只靠劫商队和攻打粮仓,还得有“可持续的收入来源”——就像二龙山的黑市一样,能稳定赚钱,还不会被官府轻易发现。
这天,他召集梁山的钱粮头领,在聚义厅的偏厅里开会。偏厅里摆着一张大桌子,上面放着祝家庄的账本。武松指着账本说:“兄弟们,祝家庄有很多田地和商铺,咱们不能把它们荒废了。我想把这些田地租给周边的农民,收取租金;把商铺租给商人,收取租金。这样,咱们每个月都能有稳定的收入,不用再靠劫商队过日子。”
负责管账的戴宗皱着眉说:“武头领,农民和商人要是不愿意租怎么办?他们怕咱们是反贼,不敢和咱们合作。”
武松笑了:“这好办。咱们可以和周边的里正合作——里正是官府的人,却管着农民和商人。咱们给里正一点好处,让他们帮咱们宣传。比如,给每个里正五十两银子,让他们告诉农民和商人,只要租咱们的田地和商铺,按时交租金,咱们就保护他们的安全,不让其他强盗欺负他们。”
另一个头领李逵大喊:“何必这么麻烦!直接把农民和商人抓来,逼他们租!谁敢不租,就砍了他!”
武松摇摇头:“李逵兄弟,不能这么做。逼他们租,他们心里会恨咱们,以后说不定会给官府报信。咱们要让他们心甘情愿地租,这样才能长久。”
李逵撇了撇嘴,没再说话。
武松继续说:“我已经让探子去祝家庄周边的州县打听了,祝家庄有一万亩田地,五十间商铺。我制定了‘租赁规则’——田地每亩每年收一两银子的租金,商铺每间每月收五两银子的租金。这个价格比市面上低两成,农民和商人肯定愿意租。”
头领们都点头:“好主意!就按武头领说的办!”
第二天,武松就派戴宗去祝家庄周边的州县,找里正合作。里正们听说有银子拿,还能让农民和商人有田地种、有商铺开,都很高兴,立刻答应帮忙宣传。
没几天,就有农民来租田地了。一个叫王老汉的农民,颤巍巍地来到梁山的粮库,说:“武头领,我想租十亩田地,种麦子。”
武松笑着说:“王老汉,没问题。你只要签个‘租赁协议’,交一两银子的押金,就能租到田地。以后每年秋收后,交十两银子的租金就行。要是遇到天灾,租金可以减半。”
王老汉很高兴,连忙签了协议,交了押金。其他农民见王老汉租到了田地,也都来租——没几天,一万亩田地就租出去了。
商铺也很快租出去了。一个叫刘老板的商人,租了五间商铺,开酒楼和当铺。他笑着对武松说:“武头领,您真是个好人!要是没有您,我这辈子都开不起这么多商铺!”
武松也笑了:“刘老板,以后好好做生意,有啥麻烦就来找我。”
一个月下来,武松算了算:田地每年能收一万两租金,商铺每月能收二百五十两租金,一年就是三千两,一共一万三千两!这还不算完,他还发现祝家庄有个“酿酒作坊”,以前是祝朝奉自己开的,酿的酒很有名,叫“祝家酒”。他让人把酿酒作坊修好了,雇了几个酿酒师傅,继续酿酒。他给酒改了个名字,叫“梁山酒”,然后让梁山的兄弟把酒卖到周边的州县——每坛酒卖五两银子,比市面上的酒便宜一成,却更好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