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各宫反应(2/2)
毓庆宫。
太子胤礽听着心腹太监的回禀,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玉佩,唇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哦?老六倒是……动作快。这还没娶嫡福晋,倒先要有长子了。”他语气轻慢,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讽。
“可不是么,”心腹太监凑趣道,“听说永寿宫那位欢喜得什么似的,皇上也厚厚赏了。这六贝勒,平日里不声不响,没想到……”
胤礽冷哼一声,将玉佩丢在桌上,发出清脆的声响:“皇阿玛看重他,他自然该‘争气’。只是,这庶长子生在嫡子前头,将来少不得麻烦。也好,且看着吧。”他眼中闪过一丝冷光。这潭水,搅得越浑,才越有意思。
翊坤宫。
五阿哥刚从太后处请完安,正与母亲说话,闻听此事,浓眉一拧,语气带着几分不屑:“老六这小子才纳了格格不到俩月,妾室便有孕了!皇阿玛还赏了?哼,这事也值得这般张扬!”
宜妃比起儿子的急躁,显得沉稳许多,她拨弄着手中的茶盏,慢条斯理道:“你急什么?不过是个格格有孕,生下来是男是女尚未可知。即便是男,一个庶长子,名分上终究差着一层。你皇阿玛再赏,也越不过规矩去。倒是你,沉住气,办好你皇阿玛交代的差事才是正经。”
胤祺虽仍有些不忿,却也听进了母亲的话,只是心下对那个一向沉默寡言的六弟,更多了几分审视与忌惮。
永寿宫内,楚言听着夏云回禀各宫反应,心中那根弦始终紧绷着。
太子的轻慢,五阿哥的不忿,都在意料之中。
如今这“喜脉”,已将她的祚儿推到了风口浪尖。
她揉了揉眉心,目光落在窗外。
秋色已深,天高云淡,紫禁城的红墙黄瓦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肃穆,也格外压抑。
“娘娘,八旗选秀的复选名单,内务府又送来了,您看……”守月捧着名册进来,轻声请示。
楚言回过神,看着那名册,只觉得有千斤重。
胤祚子嗣的消息,势必会影响康熙对嫡福晋人选的考量。
家世太盛的,恐外戚坐大;家世太弱的,又恐压不住未来的庶长子及其母族……这其间的权衡,比之前更加艰难。
“先放着吧。”楚言有些疲惫地摆摆手,“等南三所那边彻底确准了再说。”
她现在更担心的,是西林觉罗氏能否平安度过这最初的几个月,是胤祚能否承受住这骤然加身的关注与压力。
而此刻的南三所,胤祚屏退了左右,独自一人站在书房窗前。
外面是宫人们小心翼翼的脚步声和低语声,都在为那未出世的孩子忙碌着。
他摊开手掌,掌心因长时间握笔带着薄茧。
一种极其陌生而奇异的感觉萦绕在心头。那里,正在孕育一个与他血脉相连的生命。
他即将成为“阿玛”。
这认知让他感到一丝微弱的、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柔软,但更多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以及一种被无形之力推着向前、无法自主的茫然。
他想起额娘忧虑的眼神,想起皇阿玛看似平静却深意满满的赏赐,想起兄弟们或明或暗的打量。
这个孩子,在他毫无准备的时候到来,注定要在这波澜诡谲的深宫中,掀起更大的风浪。而他,必须为其撑起一方天地。
他缓缓握紧了手掌,目光渐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