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要小心求证(1/2)
凌肖和秦研在后方构筑了坚实的防线。
秦研利用商业手段,巧妙地将几家试图接近有研药业、背景可疑的投资机构挡在门外,
并进一步加强了核心配方和生产流程的保密等级。
凌肖则动用关系,对研究所及其周边环境进行了更隐秘的安全评估,确保没有明显的监控漏洞。
凌宸虽然在部队,但通过只有家人懂的方式,定期传递着安好的信息,这种精神支持对凌玥至关重要。
一天,凌悦在分析一批关于植物逆境记忆的数据时,
发现了一个非常微弱,但可能具有颠覆性的新信号通路线索。
这个发现让她兴奋,但也让她警惕,这太重要了,
重要到一旦公布,必然会引起更大范围的关注,包括幽冥道的觊觎。
是隐藏这个发现,还是将其公之于众?
她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隐藏,或许能暂保安全,
但违背了科研人员的初衷,公布,则可能将自己推向更危险的风口浪尖。
面对这个可能颠覆传统植物学认知的发现,凌玥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
她知道,这既是机遇,也是巨大的风险。
经过数个不眠之夜的权衡,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她心中逐渐成形,
她要主动出击,但要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凌玥没有选择完全隐藏这个发现,也没有立即公布全部真相。
她采取了分步走的策略,撰写了一篇扎实的论文,
只揭示了那个新信号通路的存在,和部分基础特征,
但隐去了最核心的调控机制,和其在逆境记忆中的关键作用。
这篇论文足够优秀,能巩固她的学术地位,但又不至于引起过度轰动。
然而在论文的讨论部分,她谨慎地提出了一种假设性的、更复杂的调控模型,
并指出其深层机制有待进一步验证。
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钩子,既展示了她的学术远见,也为后续行动留下了空间。
她放慢了后续研究的节奏,对外宣称需要积累更多数据。
实际上,她在争取时间,观察各方的反应,并完善自己的计划。
果不其然,这篇论文引起了一定关注。
大多数同行认为这是扎实的进展,赞赏凌悦的严谨,并对她提出的假设模型感兴趣。
陈舒的热情明显高涨,频繁地与凌悦讨论论文细节,
并热心地提供了一些相关的、看似很有价值的文献资料,
试图更深入地套取,凌悦的真实想法和研究进展。
凌悦礼貌地接受,但讨论始终停留在论文已公开的层面。
不久后,凌悦收到了基金会更高规格的邀请,这次是由一位,号称是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的知名学者出面,
邀请她参加一个小型的、高层次的学术闭门研讨会,主题恰恰就是生命信号的复杂调控。
凌悦与家人进行了深入沟通后,做出了一个冒险的决定,同意参加这次研讨会。
凌肖方面并未阻止凌悦的决定,而是启动了更高级别的安保预案。
凌悦参会时,会有伪装成普通参会者的安全人员暗中护卫,确保她的人身安全万无一失。
同时,所有与会议相关的通讯和记录都会受到严密监控。
研讨会在一座江南古典园林式的私人会所内举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