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听万物吐槽做FBI最好分析师 > 第305章 不靠谱

第305章 不靠谱(2/2)

目录

盖比的键盘:追踪到一个跳转节点,对方服务器在…芬兰?不对,是伪装!妈的,滑得像泥鳅。

约翰从通风管道钻出来,满身灰尘:“没有强行进入的痕迹,就像…幽灵穿墙。”

就在调查陷入僵局时,一个意想不到的突破口出现了。

现作为 IAd 特别顾问的德克凭借他几十年积累下的人脉和直觉,在交叉比对近期所有频繁接触总统的人员名单时,注意到了一个名字——安娜·佩特洛娃

安娜·佩特洛娃,一位拥有东欧血统的、魅力四射的“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负责人,近几个月与总统关系密切,多次受邀参加私人晚宴,甚至……有未经证实的传闻称她是总统的“红颜知己”。

德克动用了自己一些“不见光”的老关系,几天后,一份加密情报直接送到了塞拉斯手上。

情报显示,安娜·佩特洛娃的真实身份,是俄罗斯对外情报局(SVR)一名经验丰富、代号“夜莺”的高级女间谍

更令人震惊的是,情报附带的几张模糊但可辨认的照片和通讯记录强烈暗示,总统吉尔伯特知晓她的真实身份。

加密情报包:看吧…我就觉得那女人不对劲…吉尔伯特这个老糊涂。

萨拉看着安娜的资料:“一切都对上了。接近总统,获取信任,利用其‘自信’的性格,套取情报,甚至直接下手盗窃。”

当塞拉斯将这一发现小范围通报给核心组员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他…他知道?”约翰难以置信地低吼,“他知道她是间谍,还把她往椭圆办公室带?他脑子里装的是什么?伏特加吗?”

目镜:哦豁!这就是传说中的‘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现代政治版?总统先生的口味…真·硬核。

国务卿柯林斯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沉默了十分钟,出来时眼神像是要杀人,她只对塞拉斯说了一句话:“控制知情范围。尽快找到文件。其他的…之后再说。”

纸包不住火。“冥王星”文件失窃的风声早已泄露。

反对党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立刻在国会山掀起了狂风巨浪。

他们自然不会知道安娜·佩特洛娃的事情,但他们紧紧抓住了“总统办公室安保漏洞”和“机密文件管理失控”这一点,重提总统与俄罗斯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甚至影射其“通俄”。

国会听证会的直播摄像头对准了满头大汗:“先生,请您解释一下为何最高机密文件会在最安全的地方不翼而飞?”

反对党领袖在社交媒体上慷慨激昂:“这是国家安全的灾难是吉尔伯特总统无能、鲁莽执政风格的必然结果,我们必须彻查到底!”

压力全部集中到了 IAd 和塞拉斯身上。总统本人似乎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不再那么“轻松”,但依旧坚持“我相信安娜,她只是个热爱艺术的女人,这一定是误会”的可笑论调,其自大与天真让所有知情者无语。

总统吉尔伯特私下对幕僚抱怨:“他们懂什么?安娜只是欣赏我的领导力我怎么可能泄露秘密?我聊天很有分寸的!”

一位匿名白宫高级助理对IAd成员私下吐槽:“他的‘分寸’就是差点在推特上把我们的卫星轨道参数公布出去!”

必须在政治风暴彻底失控前找到文件!伊森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在椭圆办公室。

既然安娜是间谍,且总统可能知情,那么文件或许并非被“偷走”,而是被总统“允许”她“查阅”或“拍照”,只是过程中可能发生了意外,导致实体文件暂时“失踪”?

伊森摒弃杂念,再次将手按在“坚毅桌”上。这一次,他不再寻找入侵的痕迹,而是寻找“冥王星”文件本身

他想象着那份文件的质感、重量,回忆着其封面和内页可能使用的特殊纸张和油墨…

“坚毅桌”:那个厚厚的、带着特殊油墨味的文件夹…它没走远…就在…隔壁私人书房,书架后面那个小保险柜里…*对,是那个自以为聪明的老家伙自己塞进去的,还嘟囔着什么‘不能让柯林斯那个婆娘找到’…

伊森:“我知道文件在哪了!”

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伊森直接走向与椭圆办公室相连的总统私人书房,无视了特勤人员警惕的目光,塞拉斯紧随其后,用眼神和权限压制了他们。

他根据“听”到的指引,挪开几本厚重的精装书,露出了一个隐藏式的小型指纹保险柜。

“总统先生,”塞拉斯转向闻讯赶来的吉尔伯特,语气平静却不容拒绝,“需要您的指纹。”

总统的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青一阵白一阵,在国务卿柯林斯几乎要喷火的目光逼视下,他最终悻悻地按上了指纹。

保险柜打开,“冥王星”文件完好无损地躺在里面。

那份失而复得的“冥王星”文件:我就睡了一觉,外面怎么就天翻地覆了?

国务卿柯林斯长舒一口气,随即用冰冷的目光剜了总统一眼: “总统先生,我们需要好好谈谈。”

文件找到了,但危机并未解除。安娜·佩特洛娃,那个女间谍,依然在逃,而且总统知情不报、与间谍关系暧昧的事实,成了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政治炸弹。

在总统、国务卿、情报总监等少数几个最高层参加的紧急会议上,气氛剑拔弩张。

“必须立刻抓捕安娜·佩特洛娃!”国务卿柯林斯态度坚决,“她是关键人证,能坐实俄罗斯的间谍活动,也能……厘清某些人的责任!”她意有所指地看向总统。

总统吉尔伯特脸色苍白,但依旧试图挽回颜面:“也许……也许我们可以低调处理?秘密抓捕?避免引起外交风波……”

就在这时,中情局(cIA)局长开口了:“总统先生,国务卿女士,这件事,请交给我们cIA处理。我们有最完善的海外行动网络和经验,可以确保将她悄无声息地‘带回来’。”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种情报机构特有的冷酷和自信。

塞拉斯敏锐地察觉到,cIA的主动请缨,背后可能有着更复杂的考量——或许是担心 IAd 的深入调查会牵扯出更多不利于总统乃至整个体制的丑闻又或者……他们内部也有人不希望某些事情被彻底查清。

塞拉斯看了一眼脸色变幻不定的总统和面无表情但眼神深邃的国务卿,瞬间明白了高层的意思:

这件事,需要“控制”,需要“体面”地解决。IAd 的任务是找回文件,找出内部漏洞,至于涉及总统的丑闻和跨国间谍抓捕……已经超出了他们“应该”负责的范围。

“我明白了。”塞拉斯平静地说,果断选择了放手,“cIA 更有能力处理境外抓捕。IAd 将专注于完善白宫内部安保评估报告。”

“冰人”手机:决策记录:退出跨国抓捕行动。讲个笑话:为什么政治像踢踏舞?因为大部分关键步骤都在台下完成。此笑话深刻且无奈。

cIA 迅速行动了。他们动用了潜伏在莫斯科的资源,策划了一次精密的抓捕行动。

然而,就像之前监控被实时替换一样,安娜·佩特洛娃,仿佛拥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在 cIA 行动小组抵达其位于莫斯科郊外安全屋的前一刻,她如同人间蒸发般消失了。

几天后,模糊的情报显示,她出现在了越南河内,一个与美国没有引渡条约,且与俄罗斯关系微妙的国家。她成功地逃脱了。

cIA 局长的雪茄:又让她跑了…这女人背后,不简单。

伊森听到这个消息时,并不意外,他早就“听”到过总统私下里对安娜透露过一些关于内部调查和“可靠朋友”的信息,或许其中就包括了 cIA 内部某些可以被利用的节点

总统的自大,不仅害得文件险些泄露,最终还导致了关键间谍的逃脱。

“冥王星”文件事件表面上告一段落。文件被追回,避免了直接的战略泄露。

反对党的攻击因缺乏直接“通俄”证据而逐渐平息,但总统吉尔伯特的支持率跌至谷底,其判断力和可靠性受到了广泛质疑,成为了一个被严重削弱的领导人。

白宫内部进行了一轮严格的安保升级和人员审查,IAd 的报告提出了多项改进建议。

约翰依旧愤愤不平: “就这么让那女人跑了?想到她可能还在某个海滩上晒太阳,我就憋屈!”

萨拉理性分析: “政治现实就是如此。有时候,‘解决’问题不等于‘澄清’所有真相。保住国家核心利益,维持表面稳定,是更高优先级。”

盖比敲着键盘: “至少我们知道了,最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尤其是当内部有个‘自信’过头的指挥官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