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楚清颜初现管家手段(1/2)
此时的晨光,透过太子府的雕花窗棂,洒在庭院的桃花树上。
粉色的花瓣沾着晨露,轻轻落在青石板上,与兰草圃的新绿相映,透着刚经历过册封大典后的鲜活气。
楚清颜穿着件浅碧色绣兰草的常服,坐在书房的紫檀木桌后,面前摊着一份名册,那是内务府送来的旧东宫下人名单,有丫鬟、嬷嬷、管事共二十余人,今日需一一召见,重新分配事务。
“传第一个,原东宫茶水房的张嬷嬷。”楚清颜轻声吩咐,指尖划过名册上的名字。
翠翠应声出去,不多时便引着一位穿着灰布衣裳的老嬷嬷进来。
张嬷嬷曾在东宫待了十年,是旧太子幼时的奶嬷嬷,此刻虽躬身行礼,眼神里却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疏离。
“张嬷嬷不必多礼。”楚清颜笑着抬手,示意她坐下。
“茶水房的事务你最熟,往后太子府的茶水供应,依旧由你负责。
只是有件事要叮嘱你,太子不喜太浓的茶,每日晨间用的雨前茶,需按‘三分茶七分水’的比例冲泡,这些细节,你记牢了吗?”
张嬷嬷愣了愣,没想到楚清颜连这些细微的习惯都摸清了,连忙点头:“老奴记下了,定不会出错。”
“好。”楚清颜递过一个锦盒:“这里面是二两新采的碧螺春,你拿回去尝尝,也算是我这个新主子给大家的见面礼。”
张嬷嬷接过锦盒,旧太子倒台后,她们这些旧东宫下人都提着心,怕被新主子苛待,没想到楚清颜不仅没冷落她,还如此体贴。
“谢太子妃娘娘恩典!”她再次躬身行礼,语气里多了几分真切的恭敬。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楚清颜按名册一一召见下人,或分配原职,或调整岗位,每一件事都交代得条理清晰,还不忘给每人准备一份小礼物。
给针线房的丫鬟送了绣线,给管事送了笔墨,给洒扫的婆子送了布料,下人们原本紧绷的心渐渐放松,看向楚清颜的眼神里,也多了几分认可。
直到最后一个人进,原东宫库房的李管事。
他约莫四十岁,穿着件青色长衫,进门时只随意拱了拱手,连礼都没行全,站在桌前昂首挺胸,眼神里满是轻视。
楚清颜眉头微蹙,却没当场发作,只是指着名册上的名字:“李管事,库房的事务繁杂,需细心之人打理。
你在库房待了五年,经验丰富,往后太子府的库房,依旧由你负责,只是库房的账目需重新核对,今日午时前,你把近三年的出入账册呈给我,我要亲自过目。”
李管事却嗤笑一声,双手抱在胸前:“娘娘怕是不知道,库房的账册可不是随便能看的。
那些账目涉及东宫的旧例,复杂得很,您一个武将府出来的小姐,怕是连账目的门类都分不清,何必白费功夫?”
这话一出,书房里瞬间安静下来。
翠翠气得脸色发白,刚要开口反驳,却被楚清颜抬手制止。
楚清颜放下手中的笔,目光平静地看着李管事,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李管事这话,是说我不懂管家?还是说,旧东宫的账册里,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怕我看见?”
李管事脸色一变,却依旧嘴硬:“娘娘这话是什么意思?老奴只是好意提醒,免得您费心费力还弄不明白。
再说,武将府的规矩哪有宫里的细?您连后宫的礼仪都还没学全,怎么管得了东宫的库房?”
“哦?”楚清颜轻轻敲了敲桌面,目光扫过他慌乱的眼神。
“那我倒要问问李管事,去年腊月,库房里少了十匹云锦,账册上只写了‘赏赐下人’,却没记具体赏给了谁,这是怎么回事?
还有今年正月,你从库房领了五两银子,说是给旧太子买笔墨,可据我所知,旧太子那几日根本没在东宫,这笔银子又花在了哪里?”
李管事的脸瞬间变得惨白,双腿不由自主地抖了起来。
他没想到,楚清颜居然提前查了库房的账目,连这些细节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这……这是误会,娘娘!”他慌忙辩解:“那十匹云锦是赏给了针线房的丫鬟,那五两银子……是……是老奴记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