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入局(2/2)
帐内,杨清源重新坐回案后,拾起一份关于运河堤坝的工程图纸。
南扬郡的风云,似乎远不如眼前这道堤坝的稳固来得重要。
……
卧龙山。
竹庐之内,棋子落盘的脆响与风过竹叶的沙沙声清浊相间。
林琬琰执黑,秦伯执白。
棋盘之上,白子已成天罗地网之势,一条黑子大龙被困于中央,最后一处气眼被彻底封死,再无转圜余地。
秦伯顿了顿,继续说道:“殿下,这位李公子……怕是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复杂。我们与他合作的风险还是太大了,到底是与虎谋皮还是能借东风,现在都不好说。”
林琬琰沉默不语,只是看着棋盘上被围困的黑龙,久久不言。
秦伯将一枚白子落在棋盘上,截断了黑子的大龙。
“殿下,李胜赢了,赢得匪夷所思。那‘天兵’之术已非凡人手段。我们若想借其力复国,怕是会引火烧身。”
林琬琰看着满盘皆输的棋局,沉默了许久,才轻声说:“秦伯,或许我们该换个思路。与其想着如何‘借’他的力,不如想想,如何成为他不可或缺的‘助力’。”
秦伯沉默了一下,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他放下手中的棋子,然后换了个话题:“殿下,孙天州的小舅子郭珩到了棘阳,行事颇为张扬。”
林琬琰并未去看那盘已定的死局,她的目光落在桌案另一侧的两份情报上,这是夜枭刚刚呈上来的。
一份详细记录了郭珩自入城以来的一举一动——宴请、索贿、言语无状。
另一份则是派人从幸福乡周边村庄收集来的,关于“贡献点”制度的详尽描摹,上面清晰地记录着“修一尺墙,得十点”、“烧制一筐木炭,得五十点”之类的具体条目。
“秦伯,您看这份制度。”林琬琰轻声开口,指尖点在那份来自幸福乡的情报上。
秦伯将目光从棋盘移开,拿起那份情报逐字逐句地看着。
很快,他那张沉静的脸上便有了反应,原本平缓的呼吸出现了一丝细微的停顿。
“不以身份、不以亲疏,只以贡献论奖惩……”秦伯缓缓放下情报,声音里带着一丝郑重,“这位李公子,他不是在收拢流民,他是在建立一套全新的法度。”
“是啊。”林琬琰的嘴角微微翘起。
“一套能让最底层的百姓,也看到希望的法度。所以,棘阳豪绅必败无疑,他们与李胜争的,已非一地之得失,而是百姓的民心。”
她顿了顿,话锋一转:“郭珩此人,贪婪鲁莽,正好可以为我所利用。我们若是能接近他,或许能探听到郡守府对黑风口真正的态度,这对我们将来如何与李胜相处,至关重要。”
秦伯沉吟道:“殿下的意思是……”
“金钱、美酒、奉承……纨绔子弟喜欢的,我们加倍给他。”林琬琰的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
“派个机灵点的人去,装作是外地来的富家公子,与他结为‘朋友’。让我们看看这位郭公子此来,究竟只是为了他自己的贪欲,还是……带着孙天州的任务。”
“我明白了。”秦伯点头,“夜枭手下有个好手最善此道,我这便去安排。”
“嗯。”林琬琰重新看向那盘棋,随手将一枚黑子投入棋盘中央,瞬间打乱了黑白分明的格局。
“棋局已死,那就重开一局。”
……
棘阳县城西,破庙。
残垣挡不住穿堂的冷风,吹得那尊不知名神像脸上剥落的金漆下,积存的蛛网微微晃动。
吴先生与他的五名手下已经在此汇合。
一个时辰之内,他们身上所有能与“商队”二字扯上关系的东西都已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破烂不堪散发着馊味的衣衫,蜡黄中带着病态的脸色,以及深陷眼窝中那黯淡茫然的眼神。
郡守府的精锐密探,已经消失在了入庙前的路上。
此刻站在这里的,只是一群在饥荒和战乱中挣扎求生的灾民。
“都记住了吗?”吴先生的声音压得很低,在这空旷的破庙中显得有些压抑,“从现在起,你们的身份是北方发大水后逃难至此的农夫。”
“你们的家人都死了,你们一路乞讨,听闻黑风口有活路,才想来投奔。”
无人应答,这是规矩。
他们只是用动作做出回应——一个手下从怀里掏出半块干硬的黑面饼,小心翼翼地掰下一小块,放进嘴里,如同对待山珍海味般缓慢而郑重地咀嚼着。
另一个则蜷缩在角落,身体不受控制地微微发抖,口中无意识地呢喃着什么,那是一种长期处于饥饿和惶恐下才会有的生理性战栗。
吴先生微微颔首。他对手下的要求,远不止是外表的伪装。
“我们的目的地是下溪村,不是黑风口。”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
“到了那里,少说,多听,多看。”
“我要你们记住每一个跟你说话的村民的表情,记住他们提到李胜和幸福乡时的反应。我要你们弄清楚,他们的孩子能不能上学堂,他们生了病有没有人医治,他们的‘贡献点’,究竟能不能换到粮食。”
他停顿了一下,从地上捡起一块碎瓦片,在满是尘土的地面上画了一条线。
“郭珩那条线,是给豪绅们看的,而我们要看的是那些豪绅们看不到的东西。
“大人要的是真相,是那些藏在‘妖人’和‘活神仙’这两个名号之下的最根本的东西。”
说完,他将瓦片丢掉,拍了拍手上的灰。
然后佝偻下身子,抓起一根不知从哪儿找来的木棍充当拐杖,一瘸一拐地向庙门外走去。
他的步伐缓慢而沉重,与任何一个挣扎在乱世里的普通灾民,已看不出分别。
其余五人,也各自用自己的方式,走入了这片萧瑟的暮色之中。
他们没有结伴而行,而是三三两两地散开,汇入了官道上那由无数灾民组成的缓慢人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