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幸福工厂不相信饥荒 > 第122章 暗网明灯

第122章 暗网明灯(2/2)

目录

她的脸已经红得像是要烧起来,但眼神却依旧没有躲闪。

这句简单的话语里所包含的意味,已经再明显不过。

小屋内的空气一度凝滞。

“坐吧。”李胜率先打破了沉默的氛围,“正好,我也有些话想问问你。”

不过李胜并没有去看她,径直走到那张唯一的矮桌旁坐下。

他的动作和语调都一如往常,仿佛刚才的一幕从未发生。

“关于乡里女工们的生活,还有什么困难吗?”他自然地指了指对面那只同样简陋的矮凳。

王家嫂子轻轻咬了咬下唇,没有再说什么。

她只是顺从地走到矮凳旁,规规矩矩地坐了下来,双手交叠着放在膝上,重新变回了那个勤劳而本分的寡妇。

那碗尚在冒着热气的姜汤,此刻无声地横亘在两人之间。

“困……困难倒是有一些。”王家嫂子低声开口,打破了沉默。

她的声音还有些发紧,但当她开始认真思考李胜的问题时,原先的局促不安正在被一种责任感所取代。

她的眼睛里,重新亮起了一点光芒,那是一种被信任后,想要为姐妹们说些什么的认真。

“女工们白日里都在被服厂做工,晚上回去还要带孩子,住的窝棚还是之前打仗剩下的,有些地方透风……”她抬起头,看了李胜一眼,见他正在认真倾听,胆子也大了些。

“秋天还好,冬天真要来了,只怕孩子和体弱的姐妹们会挨不住。”

“还有,”她像是想起了什么,继续补充道,“织布和缝衣裳的棉花、布料都管够,就是……就是屋里太暗了。”

“几十个人挤在一个大库房里,光靠那几个窗户透光,天一阴就看不清针脚。好些姐妹干一天活下来,眼睛都是又酸又涩的……”

她一口气说了好几条,都是些最琐碎也最实际的问题。

说完后,她又有些忐忑地低下头,生怕自己说的这些“小事”会惹李胜烦心。

李胜没有说话,只是拿起了桌上的一截炭笔,在一块干净的木板上,将她说的几点一一记下。

“窝棚透风,是个大问题。”他一边记,一边说道。

“等农垦队这阵子忙完,就让他们优先去修缮所有带孩子的家庭和女工的住所。材料不够的话,就新开一个砖窑。这件事,我明天就让张军师去统筹安排。”

他的手指在木板上点了点,又看向王家嫂子。

“光线问题也好解决。可以在被服厂的屋顶多开几个天窗,用羊皮纸糊上,既能透光又能挡风。晚上,再给每个工位多配一盏油灯。燃料,我们现在不缺。”

王家嫂子安静地听着,眼睛越睁越大。

这些在她和姐妹们看来是只能默默忍受的难题,在李胜这里,却似乎都有了清晰明了的解决办法。

而且,他没有说一句“知道了”、“会考虑的”,而是直接给出了具体的方案和负责的人。

那一刻,王家嫂子忽然明白了。

李先生心里装的,是整个幸福乡的几千口人,是所有人的吃穿冷暖。

他每日操劳的,是所有人的生计与未来。

自己那点小心思,在他所背负的重担面前是何其的渺小。

那份因被拒绝而产生的失落,此刻竟被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和信赖所彻底取代。

能被这样一位心怀百姓的领袖所看重,能为他分担哪怕一丝一毫的忧虑,本身就是一种荣耀。

“多……多谢李先生!”她站起身,对着李胜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一次,她的动作不再扭捏,而是充满了真诚的感激,“有您在,我们这些姐妹们,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李胜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他端起桌上那碗已经有些温凉的姜汤,仰头一饮而尽。

姜的辛辣与淡淡的甜味滑过喉咙,带着一股踏实的暖意,驱散了身体里积攒了一天的疲惫。

“天真的不早了,快回去吧。孩子该等急了。”他放下碗,再次催促道。

“欸!那……那先生您也早些歇息!”王家嫂子这才猛地回过神来。

她不敢再多停留,转身快步走出了窝棚,消失在了夜色里。

窝棚内,终于恢复了彻底的安静。

空气中,还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皂角清香和姜汤的余味。

李胜坐在灯下,拿起那块写满了女工困难的木板,又在上面添了几笔新的想法。

这是幸福乡能稳固、健康发展下去的根基。

他站起身,吹熄了油灯。

但没有躺下休息,而是拿着那块木板,再次推门而出,向着议事厅的方向走去。

他知道,张景焕一定还在那里等他。

……

棘阳县,迎仙楼。

酒过三巡,郭珩已将千面引为平生知己,恨不得当场结拜。

他醉眼朦胧地抱怨道:“贾兄,你是不知道钱宝那老匹夫有多可恶!收了我的好处,却连三百人都不肯出,天天跟我哭穷!”

千面为他满上一杯酒,看似随意地说道:“或许……钱老爷不是不出,而是不敢出呢?”

“小弟听说,那李胜手下有一种新式的炼铁法,造出的兵器远胜官造。钱老爷他们,怕是被打怕了。”

这句“无心之言”,却让郭珩的眼神瞬间清醒了三分。

金山、新式炼铁法……这些东西让他心中的贪婪之火燃烧得更加旺盛。

两人在迎仙楼推杯换盏,直到夜色已深,郭珩这才尽兴而归。

另一边,卧龙山据点。

秦和将千面传回的第一份密报放到了林琬琰面前。

那密报上面只有寥寥数语:“鱼已上钩,正欲吞饵。请殿下示下,何时收线。”

林琬琰将密报放在烛火上烧尽,对一旁的秦伯说道:“告诉千面,线先不收。”

“让他把鱼养肥一点……一次吃波大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