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安民告示,三州归心(1/2)
太原城内,叶凡坐在刺史府的大堂里,看着堆积如山的文书账册。王奎站在一旁,脸上还带着兴奋。
“将军,并州的库房清点完了。”王奎拿着一本册子,“黄金三十万两,白银八百万两,粮食够十万人吃半年。”
叶凡点点头:“李渊这老狐狸倒是会敛财。”
张成从外面大步走进来:“将军,凉州那边也清点完了。马腾虽然兵少,但丝路生意做得不错,库房里的金银不比并州少。”
“很好。”叶凡放下手中的文书,“现在最重要的是安抚民心。奎子,你去准备安民告示,我要亲自写。”
王奎有些疑惑:“将军,咱们刚打下两州,百姓肯定害怕。写告示有用吗?”
叶凡哈哈一笑:“奎子,你只会打仗,不懂治政。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你要记住。”
正说着,柳清歌快步走进来,手里拿着厚厚一摞文书。
“公爷,两州的官员名册都在这里。”柳清歌将文书放在桌上,“大部分官员都表示愿意归降,但也有不少人逃跑了。”
叶凡翻看着名册:“逃跑的就算了,愿意留下的说明还有良心。清歌,你觉得这些人可信吗?”
“暂时可用,但需要派人监督。”柳清歌想了想,“公爷,我建议从幽州调一批官员过来,和本地官员搭配使用。”
叶凡点头:“这个主意不错。不过现在当务之急是让百姓安心。”
他拿起笔,在宣纸上写道:“镇国公告示:并州凉州百姓,本公奉朝廷之命,平定叛乱,还两州太平。
即日起,减免两州赋税一年,开仓放粮救济贫苦百姓。凡愿归顺者,既往不咎。”
王奎看着告示,挠挠头:“将军,减免一年赋税?这得损失多少银子?”
“奎子,你这就不懂了。”叶凡将告示递给柳清歌,“现在损失点银子,换来的是百姓的拥护。有了民心,还怕没有银子吗?”
柳清歌接过告示,眼中闪过赞赏:“公爷高明。战乱之后,百姓最需要的就是休养生息。这道告示一出,两州民心必定归附。”
张成也点头称是:“将军英明。末将在凉州这几天,听到不少百姓抱怨战乱不断。如果真的减税免赋,他们肯定感激涕零。”
正说着,苏清影匆匆赶来,脸上带着兴奋。
“公爷,好消息!”苏清影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账册,“两州的财政情况比预想的要好。”
叶凡来了兴趣:“说说看。”
“并州每年的税收是三百万两,主要来源是煤铁开采和农业。凉州虽然地处偏远,但丝路贸易发达,每年光是过路费就有二百万两。”
苏清影快速翻着账册,“加上两州的存银,我们的财政实力直接翻了一倍。”
王奎瞪大眼睛:“这么说,咱们现在是真正的富可敌国了?”
苏清影笑着点头:“不止如此。并州的煤铁储量惊人,如果大规模开采,每年的收益至少五百万两。凉州控制着通往大越的商路,只要经营得当,收益也不会少。”
叶凡满意地点头:“清影,你立刻安排人手,接管两州的财政。记住,该花的钱不能省,该收的税也不能少。”
“公爷放心,我已经派人去了。”苏清影合上账册,“对了,江灵儿传来消息,她想在两州设立分坊。”
正说着,江灵儿风风火火地跑进来。
“公爷!我刚看了并州的矿山,简直是宝山啊!”江灵儿兴奋得脸都红了,“那里的煤质量比幽州的好三倍,铁矿石的品位也高得惊人。”
叶凡哈哈大笑:“灵儿,看把你激动的。”
“公爷,您不知道,有了这些优质原料,我能造出更好的武器装备。”江灵儿掰着手指头算,“还有水泥,就地取材能降低一半成本。”
柳清歌在一旁提醒:“灵儿,别光想着造东西,也要考虑安全。两州刚刚平定,情况还不稳定。”
江灵儿拍拍胸脯:“清歌姐放心,我会小心的。而且有王统领和张统领保护,不会有问题。”
叶凡站起身来:“既然大家都到了,我宣布几个决定。”
众人立刻安静下来,等待叶凡的指示。
“第一,王奎担任并州军政长官,张成担任凉州军政长官。你们两个要尽快稳定局势,整编降军。”
王奎和张成齐声应道:“是,将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