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独吞龙元!血毒蛛图谱入手,硬甲鳞片淬锋芒(2/2)
归途之上,林昭一路沉思,眉头始终未舒。
为何自己前脚离了栖霞堡,后脚夜鸦楼的刺客便找上门?
进城时他已换了粗布衣衫,戴了罗刹面具,却仍被人认出踪迹。
再联想到上次刺客来袭,亦是趁赵铁鹰离堡采购之时动手,这两件事,绝非巧合。
“栖霞堡内,必有内鬼。”林昭目色一沉,指节攥得发白,“且这内鬼,一直在向‘夜鸦楼’或其他势力通风报信,否则刺客怎会次次踩准时机?”
栖霞堡不大,常驻的兵卒不过五十余人,排查起来不难。他心中已有计较,只待回堡后设局抓鬼。
回到栖霞堡,林昭先将纹银、嘉靖通宝尽数藏入堡内暗室的小金库——那暗室是他早年挖的,只有自己和赵铁鹰知晓。
他只留了五百多两纹银以充堡寨日用,其余的则计划用来采购淬体药材、修缮堡墙。赵铁鹰见他平安归来,还带回满满一车物资,一颗悬着的心总算落地,连忙迎了上去。
“少爷,你此番外出一月,真叫某好生担忧——生怕你遇上瓦剌射雕手,或是山中凶兽。”赵铁鹰说着,伸手拍了拍马车上的皮囊,只觉入手沉重,眼中满是好奇。
“赵叔,此番收获颇丰,足够咱们撑到年底。接下来某要专心修炼《玄蛟吐纳诀》,争取早日突破小周天成为巅峰武师。尚有一事,还需你这几日代某处置:把堡里的兵卒分两班,一班守堡,一班跟着你去山下砍些木料,修补下西墙的缺口。”林昭话锋一转,语气多了几分郑重。
“谨遵少爷吩咐。”赵铁鹰躬身应下,并未多问——他知道林昭行事有章法,从不做无用之功。
嘉靖二十四年,孟夏。
金陵城的坊间忽有流言:靖王府的明日之星、号称“玄武境传奇武师之下第一人”的天罡境巅峰大武师朱辰濠,冲击玄武境失败,内气逆行伤了丹田。
事后靖王府立刻出面辟谣,称此乃无稽之谈,朱辰濠仍在闭关打磨内气,冲击天罡境的最终结果尚未可知。
若朱辰濠能成功突破天罡境,或将是近五十年来首位未满三十岁的玄武境传奇武师。
届时靖王府的地位,亦将水涨船高——一位玄武境传奇武师,足以震慑江南诸多野心勃勃的勋贵与地下势力,连锦衣卫都要给几分薄面。
与此同时,镇北卫城方面,官府对月余前周伯安宅邸的大火调查亦有了结果:经仵作勘验,确认有人谋害了周伯安总旗,并纵火焚宅毁迹。
官府在壁炉灰烬中寻得周伯安未烬的骸骨,还在现场发现了淬毒的弓箭碎片,遂对这般“杀人放火、目无王法”的恶行予以严词谴责,张贴告示悬赏捉拿凶手。
一时间,镇北卫城内人心惶惶。周伯安总旗平日待人和善,又节俭爱民,在卫所中口碑甚佳,竟死于无名狂徒之手——百姓皆叹“狂徒良心何在”。
再者,周伯安身为小周天中阶入境武师,绝非弱者,却仍殒命于狂徒刀下。
如此一来,城中除天罡境大武师,及少数几位入境巅峰武师外,谁敢言能在这等“法外狂徒”面前全身而退?
北安伯震怒,视之为对自己卫所管辖权的挑衅,遂出动缇骑卫,日夜巡城,挨家挨户排查可疑人员,誓要“与黑暗势力周旋到底,还镇北卫城一片清明”
而在栖霞堡,那位“杀害周伯安总旗的罪魁祸首”、林昭,此刻正于暗室内配制内气药液。
十五瓶穿山龙元已尽数炼成药液,装在十个白瓷瓶里,每一瓶都泛着淡淡的金芒,凑近闻还有股清苦的药香。
接下来,便是一边服药,一边苦练吐纳,把外出耽搁的修行进度补回来。
“伪装成我模样的兵卒已经出堡,且看今夜谁会上钩。”林昭自语道,指尖轻抚过腰间的寒铁凝霜剑。
自回栖霞堡后,他便深居简出,除了修炼便是勘察堡内动静,愈发觉得兵卒中的“王九”行迹可疑——那人是上月才招募的,平日沉默寡言,却总爱打听他的行踪。
于是他设下一计:白日里,令一名与自己身形相近的兵卒,穿着他常穿的青布袍,骑着他的枣红马,出堡赴镇北卫城,对外宣称是“替百户大人买些药材”。
林家堡就这么大,若真有内鬼,夜里必设法潜出报信。
这年头又无飞鸽传书、千里传音,只能靠人跑腿送信。
林昭要的,就是看谁会在今夜偷偷离堡。
此计未必能一击而中,但总要试一试。
若不成,再另寻良策,比如在堡外的必经之路上设伏。
暗室内,林昭盘膝而坐,一边修行,一边静候消息。
先前在外奔波一月,《玄蛟吐纳诀》的修炼难免耽搁,如今有秘药辅助,追赶起来亦快。
他倒出一粒玄蛟秘药,只觉一股温热的气流顺着喉咙滑入丹田,当即依法运转功法,行功一遍《玄蛟吐纳诀》。
“《玄蛟吐纳诀》熟练度+30。”
随着境界提升,他修行的效率亦显著提高——三重时行功一次只加15点熟练度,如今四重,竟能加30点。与之相伴的,是愈发惊人的食量。
赵铁鹰年近五十,气血渐衰,一顿不过吃两碗米饭、半斤肉,对食物的需求自然小些。
林昭则不然,正值气血旺盛的上升期,自踏入小周天入境武师后,他对食物的消化利用率,是入门阶段的三倍有余。
即便如今一顿要吃八斤肉、五碗米饭,他一日也不过解手一两次。
食物中的绝大多数营养,皆被丹田内的内气种子高效吸收,用以凝练玄蛟气劲、强化体魄。
虽未及中阶武师,林昭却能清晰感到,随着熟练度日积月累,体内的玄蛟气劲亦在缓缓增长——每多一分内气,体表的气盾便厚一分。这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质变的关键,便在突破中阶武师的门槛之上。
行功已毕,林昭并未停歇,又转修《血毒蛛吐纳诀》。此术无需药液辅助,唯有一个“练”字,需日日以自身内气催动体表毫毛,感知周遭气流,苦练为功。
短短数月,《血毒蛛吐纳诀》已至二重,熟练度进度条亦过半。林昭估算,按此速度,下月便可破入三重,届时感知范围能从十丈扩至十五丈,连地下的虫豸爬动都能察觉。
越是修行,他便越发觉得,诸般吐纳诀看似各有侧重——或主速(青隼追风步),或主力(玄武铁壁功),或主感知(血毒蛛吐纳诀)——实则在“内气运转”的大方向上大同小异,不过是侧重点不同的分支罢了。
甚至有时,他会生出一种古怪的念头:天下吐纳诀,或许同出一源,皆源自上古武者对“气”的感悟。
若果真如此,待他境界日高,掌握的吐纳诀愈多,日后修习新功法时,触类旁通之下,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届时,一月之内将一门下乘吐纳诀从入门推至巅峰,亦非不可能。
——
心念至此,堡外忽传嘈杂之声,夹杂着三名队正的低吼,还有兵器碰撞的脆响。
林昭心中一动:来了!他们,怕是动手了。
他当即收功起身,脚步轻抬,借着《血毒蛛吐纳诀》的感知确认周遭无人,才推开暗室门,快步朝着堡门走去。
堡寨外的小道上,三名屯长已将一人团团围住,手中长刀出鞘,刀尖指着对方,个个龇牙咧嘴,凶相毕露。
片刻后,林昭与赵铁鹰亦赶到,站在圈外,目光冷冽地盯着被围之人。
那被围之人,正是堡里的兵卒王九。他衣衫凌乱,腰间还别着个布包,里面鼓鼓囊囊的,见林昭到来,脸色瞬间煞白,声音发颤地辩解:“百、百户大人?您怎么回来了?某、某只是想出去解个手,没别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