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嬴政:该打天下了!(2/2)
“臣等,参见大王!”三人齐齐行礼。
“三位爱卿,免礼。”
嬴政的目光,从三人脸上一一扫过,然后,重新落回了那巨大的沙盘之上。
“粮草,备齐了么?”他开口问道,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李斯上前一步,躬身回答:“回大王,自去岁起,巴蜀与关中之粮,已尽数转运至南阳、三川等地。粮草堆积如山,足够我大秦五十万大军,征战三年有余!”
“军资,如何?”
“国库充盈,金铁无数,可随时支用。”
“兵器,甲胄,弓弩,车马呢?”
尉缭上前一步,沉声道:“回大王,武库之内,新造长戈百万,强弩五十万,各式甲胄三十万套。战车千乘,战马十万匹,皆已整备完毕,只待大王一声令下!”
“兵力呢?”嬴政最后问道。
上将军王翦终于开口,他的声音,如同出鞘的利剑,充满了金铁之声:“回大王!我大秦带甲之士,已逾百万!其中,可随时调动,用于攻伐六国之精锐,超过六十万!兵锋正盛,士气如虹!”
好!
好!
好!
嬴政听着臣子们的回答,胸中那股压抑了多年的雄心壮志,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再也无法抑制!
“自孝公以来,我大秦历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他的声音,在大殿之中回荡,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即将开创未来的激昂。
“如今,山东六国,疲弱不堪。韩,最为孱弱;赵,长平之后,精锐尽失,虽有李牧,亦是独木难支;魏,地处四战之地,早已自顾不暇;楚,虽地大物博,然内斗不止,君臣离心;燕,偏居一隅,实力最弱;齐,苟安于东海之滨,不修战备,早已是冢中枯骨!”
“天下大势,已尽归我大秦!”
他猛地抬起头,那双深邃的眸子里,爆发出骇人的神光,仿佛要将整个天下都吞噬进去!
“诸位爱卿!”他高声喝道,“朕以为,扫平六合,一匡天下,毕其功于一役的时刻,已经到了!”
“轰!”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王翦、李斯、尉缭三人的心中炸响!
他们等这句话,也已经等了太久!
三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狂热与激动。他们齐齐向前一步,单膝跪地,声震寰宇。
“臣等,愿为大王效死!助大王扫平六国,一统天下!”
“好!”
嬴政仰天长笑,笑声中充满了睥睨天下的霸气!
他猛地抽出腰间的天子之剑,那柄传承了数百年的青铜古剑,在殿内的灯火下,闪烁着森然的寒芒。
“鏘——!”
剑锋所指,直直地落在了沙盘之上,那代表着韩国都城“新郑”的位置!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统天下,便从最弱的韩国开始!”
他的声音,斩钉截铁!
“上将军王翦!”
“末将在!”王翦猛地抬头,眼中战意昂然。
“朕命你,尽起关中之兵,攻灭韩国!你,可愿往?”
“末将请命!”王翦没有丝毫犹豫,重重抱拳,“只需十万精兵,末将保证,三月之内,必将韩王之首,献于大王面前!”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李斯,却突然开口了。
“大王,臣以为,直接攻韩,并非上策。”
嬴政的目光,转向了他:“哦?廷尉有何高见?”
李斯站起身,走到沙盘前,指着韩国北方的赵国,沉声道:“大王,韩国虽弱,却与我大秦、赵、魏三国接壤。若我大军攻韩,赵、魏两国,必不会坐视不理。尤其是赵国,李牧尚在,其边军战力犹存。若他出兵救援,我军必将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战事迁延,于我不利。”
“那依你之见,当如何?”
李斯的眼中,闪过一丝狐狸般的狡黠光芒。
“臣有一计,名为‘假道伐虢’,实则‘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他指着北方的燕国:“我等可先遣使赴燕,言说愿助燕国,共击赵国,以报当年之仇。再命上将军王翦,陈兵于我大秦与赵国接壤的井陉一带,做出大举攻赵之势。”
“赵国与燕国乃是世仇,又视我大秦为心腹大患。我军大兵压境,赵王与李牧必将全部精力,都集中于北线,以防我军。届时,整个赵国南线,必然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