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剧本已出,角色谁来?(1/2)
此话一出叶家三女的心中,警钟大作。
独处一室?
研墨记录?
随时商议?
这说辞,怎么听都像是为二人世界找的借口!
“好呀好呀!”
不等陈远开口,叶紫苏已经抢先一步,脸上绽开一个甜美的笑容,亲昵地挽住陈远的胳膊:
“夫君写故事,这等有趣的事,我们姐妹也想参观学习一下呢,也好为夫君解解闷。”
叶窕云随即温柔附和:“是啊夫君,我等姐妹久居深闺,对这‘剧本’之事闻所未闻,正好开开眼界。”
叶清妩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站到了陈远另一侧,用行动表明了立场。
“太好了,我也要看陈大哥怎么写故事!”
程若雪不明所以,只觉得人多热闹,拍着手笑道。
陈远只当是娘子们好奇,又觉得大家一起热闹热闹,能给怀孕的她们解闷,便欣然点头:“好,那便一起。”
他完全没注意到,身侧三位娘子看向公孙烟的目光,已经带上了审视的意味。
公孙烟对这些情情爱爱之事毫不在意。
她关心的只有剧本,见陈远同意,便率先转身:“楼上雅间已经备好笔墨,请。”
一行人浩浩荡荡上了二楼雅间。
陈远当仁不让地坐在主位,铺开纸笔。
公孙烟则极其自然地站到了他身侧,垂眸看着纸面,随时准备研墨或是记录。
这个位置,伸手便能碰到陈远的肩膀。
稍一低头,发丝几乎要蹭到他的脸颊。
叶家三女不动声色地交换了一个眼神,默契地将程若雪拉到自己身边,围坐在一旁。
“若雪妹妹。”
叶紫苏看似无意地剥着橘子,将一瓣送到程若雪嘴边,状似闲聊地问道:
“这位公孙姑娘,平日里也总是这般……寸步不离地跟着夫君吗?”
“是呀!”
程若雪毫无心机,一边嚼着橘子一边点头:
“公孙姐姐可认真了!
“陈大哥不在的这些天,她每天都要来店里好几遍。
“问我陈大哥何时回来呢,说剧本的进度不能耽搁。”
每天问好几遍?
这句话如同一块巨石,重重砸进三女心湖。
叶家三女几乎可以确定,这个女人,对自己夫君绝对“意图不轨”!
那边,陈远已经开始奋笔疾书。
“水漫金山之后,白素贞力竭被擒,许仙悔恨交加,上金山寺恳求法海,愿代妻受过……”
陈远一边写,一边念。
公孙烟看得入神,时不时就某个细节与陈远低声讨论。
“此处白素贞的唱词,不应只有悲戚,更要有被背叛的愤怒和对孩子的担忧,情感要更复杂。”
“陈公子说的是,是我疏忽了。”
陈远点点头,两人凑得更近,几乎头碰着头在纸上比划。
这一幕落在叶家三女眼中,俨然就是最扎眼的“眉目传情”、“打情骂俏”。
三双美目中的温度,一点点降至冰点。
终于。
最后一个字落下,剧本完成。
“呼……总算写完了。”陈远放下笔,长舒一口气。
“夫君辛苦了。”
叶窕云幽幽开口,声音里听不出喜怒,“这故事里的白娘子,真是个奇女子。就是不知道,这般重要的角色,夫君打算让谁来演呢?”
陈远一愣。
随即下意识地看向身旁的公孙烟,坦言道:“这……我倒是觉得,公孙姑娘气质清而不冷,又精通音律,是白素贞最合适的人选。”
话音刚落。
陈远便感到三道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带着森然的寒意。
瞬间,陈远求生欲上线,立刻补充道:
“不过!
“白素贞这个角色,情感层次非常复杂。
“前期是温婉仙子,后期是为母则刚的坚毅母亲,其中还有怀孕的情节……一个人演,恐怕难以尽善尽美。”
陈远自以为找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清了清嗓子:
“我看不如这样,公孙姑娘风姿卓越,可演第一、二幕的白蛇。
“而窕云你端庄温婉,如今又身怀有孕,演第三幕怀孕寻夫的白娘子,最是感同身受。
“最后一幕镇压塔下,再由公孙姑娘出演。
“至于青蛇,若雪妹妹活泼机灵,正合适!”
田灵儿不明所以,还在为这个巧妙的安排拍手叫好:
“太好了!这样好多姐姐都能上台了,一定很热闹!”
然而。
陈远话音刚落,叶家三女的目光非但没有缓和,反而更加锐利了。
好一个“两厢顾全”!
叶紫苏最先忍不住。
她挺着肚子,动作却依旧灵巧,走到陈远身边,挽住他的胳膊,皮笑肉不笑地问道:
“夫君真是思虑周全。
“既然白娘子的人选都这般安排妥当了,那……与白娘子拜堂成亲、恩爱缠绵的许仙……
“谁、来、演、呀?”
这个问题,才是关键!
叶窕云和叶清妩的目光也瞬间锁定陈远。
她们倒要看看,自己的夫君,要如何回答。
许仙?
这还用问?当然是他自己!
老实说,陈远不觉得哪个堂倌能演好这个角色。
毕竟,许仙首先样貌就有要求,其次感情变化很大,寻常堂倌很难掌握。
可话到嘴边,陈远脑子“嗡”的一声。
看着三位娘子那仿佛要吃人的神情,瞬间惊出一身冷汗。
陈远终于反应过来,刚才那个自作聪明的安排,究竟踩了多大一个天雷!
“咳,这个嘛……”
求生欲爆棚的陈远立刻打了个哈哈,强行转移话题:
“许仙谁演不重要,一点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咱们的戏排得再好,没有高档次的观众来看,那也是白搭!”
话题转移,众女一下子被吸引了注意力:“高档次的观众?”
“没错。”
陈远道:“我们要将‘东溪记’打造成齐州府,乃至整个北地的文化标杆。
“这第一场戏的观众就不能是寻常百姓,必须是那些真正有影响力、有话语权的达官显贵。
“让他们为我们背书,为我们扬名!”
公孙烟对这些儿女情长本就不感兴趣,但对事业的成功却极为执着。
她立刻接口,道:
“陈公子所言极是,此事我早已在筹备。
“家母公孙大家,这几日已经去往其他州府,邀请一些她的故交好友、文人雅士,前来观礼。”
公孙烟的话,像是在一锅滚油里浇了一勺冷水,暂时压下了沸腾的火苗,却让锅里的气氛更加诡谲。
叶家三女看着眼前这个女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