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银汉迢迢,金风玉露一相逢(2/2)
陈家的硬木板床上,的确有些睡不习惯。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身边,却是一片冰凉。
叶窕云不在。
正疑惑间。
隔壁正屋里,隐约响着一缕奇怪的、压抑着的喘息声。
李执虽未经人事,但长到这个年纪,又是在商场迎来送往,哪还不明白这是在发生何事。
她暗暗啐了一口。
想用被子捂住耳朵,可那靡靡之音,却如针一般,不断刺入耳中。
李执只觉得浑身燥热,双腿不由自主地夹紧。
脑海里不受控制地浮现出陈远那张俊朗的脸,以及白日里他看自家娘子时那温柔的眼神。
一张脸,红得快要滴出血来。
……
翌日。
李执起了个大晚,眼下带着淡淡的黑眼圈,精神有些萎靡。
再看院中的叶家三姐妹。
却一个个精神奕奕,容光焕发。
李执心中嘀咕,满是疑惑。
原来干那事,竟能提神养颜么?
左右看不见陈远人影。
李执便忍不住问道:“陈远呢?”
“哼,又不是你家夫君,你问那么清楚做什么?”叶紫苏立刻回呛了一句。
“三妹,莫要无礼。”
还是叶窕云走过来,语气虽客气,却也透着疏离:
“夫君一大早便赶着牛车出村去了,李大娘子,这天色已然大亮,您也该启程了吧?”
言语之中,满是送客之意。
李执是还想再多留些时日。
陈远家虽然简陋,但没有勾心斗角,很是舒适,让她有种难得的安心感。
而且。
她对越发神秘的陈远,越发好奇了。
不仅会想出做发簪这种首饰,还能用神奇手段领着东溪村村民度过劫难,昨晚更是能吟出绝句词阙……
可就在这时。
一个丫鬟匆匆从村外跑来,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
李执的脸色,瞬间变了。
她再无逗留的心思,立刻起身告辞,带着人匆匆离开了。
……
另一边。
陈远正驾着牛车,往弯柳村赶。
军府的人今日便到,他必须赶在他们来之前,再运一批苎麻回村,好有说服力。
本想叫上张大鹏帮忙。
可那家伙,昨晚也不知被他家那四个婆娘如何“折磨”。
今早陈远去找他时,他走路都打晃,腰都快直不起来了。
陈远只好一人前往。
到了柳家。
柳二郎,柳嫂,还有柳父,一家三口正在喝着清粥。
看到陈远到来,三人连忙起身,恭敬地将他迎了进来。
“陈……陈恩公!”
“柳二郎,身子好些了?”陈远笑着问道。
“托您的福,得了您的钱财,我们买了些肉食,他身子骨养得也越发健壮了!”
说着,柳家三人,竟又要跪下:
“还要多谢大官人那十贯钱,不然,我们交不上春麻税,怕是也要跟村里其他人一样,被抓去当苦役了!”
春麻税极重。
弯柳村经过这一次,还能留下来的村民,堪堪只有一半。
柳家本就因柳二郎的病而家底见空,还要交二十匹布的税,更是雪上加霜。
若没有陈远帮忙,他们真是走投无路了。
所以,柳家对他的感激,发自真心实意。
“快起来。”
陈远扶起三人,沉声道:“我说过,既然为我做事,我定会护住你们。”
他又问:“这几日,苎麻收获如何?过几日布匹要继续开织,必须保证供应。”
“恩公,麻是收了不少,数量足够。”
柳父连忙点头,却又面露难色:
“只是……恩公,这一批苎麻快要熟透了,光靠我们三人,实在忙不过来。
“若是不及时收割,麻杆就会变硬,到时候剥麻就难了。”
柳嫂也补充道:“而且收下来的麻,也没地方放。
“这野地里风吹日晒的,搭个棚子也顶不住雨,除非建个大木屋,可那样我们人手也不够,怕耽误了收割时间……”
陈远闻言,眉头也皱了起来。
人手和仓储,确实是大问题。
陈远思忖片刻,道:“人手的事,我让张大鹏过来帮忙,能割多少算多少,割出来的空地,你们就立刻播种新的苎麻。”
“至于放在哪……”
陈远笑了笑:“不必搭棚子,更不用建木屋。
“你们只管把割好的苎麻捆好,先找个空地角落堆在一起,我有办法一下子运走。”
听他这么说。
柳家三人虽心中惊疑,却不敢多问。
在他们眼里,这位陈恩公早已是神仙般的人物。
他说有办法,那就一定有办法。
三人连声应下。
随后,陈远跟着柳家父子,将牛车赶到一处偏僻的山坳。
这里堆放着他们这几日辛苦收割的苎麻。
装了满满一牛车后,陈远便驾着车,从小路悄悄离开了弯柳村。
如此忙活一上午。
时间过了午时。
陈远刚到东溪村村口。
就见侯三满头大汗,一脸焦急地从村里冲了出来,直奔他的牛车。
“伍长,不好了!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