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重耳居外而安(1/2)
陈光明一下子明白了,“姑父的意思是,不要让我把眼光局限在明州县或海城市,而是要向上,看省里、部里有没有什么与之相关的政策?”
“借省里、部里的政策,来压制明州县的规定?”
秦向阳欣慰地点了点头,“这就对了。记住,在官场里,孤立无援的时候,别慌,要学会借‘势’——政策是势,上级部门是势,领导也是势。”
“只要站在合规的这边,就不怕没人帮你。”
“来,喝酒,今天过年,别让烦心事坏了胃口。”
“眼界要开阔,思路要放远,否则,你一直局限在一镇一县,怎么可能成长。”
陈光明笑道,“张志远也是这个意思,还问如果我是县长,应该怎样发展明州县的经济。”
“噢?”秦向阳饶有兴趣地问道,“你是怎么回答的?”
“我给他讲了八个字:东南隆起,西北突破。”
陈光明便把他当初向张志远讲的又重复了一遍:在明州县东南的大山镇,发展金矿开采和黄金加工产业;在明州县西北角,靠近海城市的地方,成立明州开发区,大力招商引资。
秦向阳眼神中的赞赏之情更浓厚了,他刚接到任命,便着手研究东海省的经济布局,因为陈光明在明州县,所以对明州更是关注。
秦向阳放下筷子,语气平静却带着分量。
“你这个想法不错,发展经济,企业要扎堆,进园区,形成上下游产业链条,才会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明州县搞了一个工业园,竟然放在县城周边,太束手束脚了!也不知道你们书记和县长是怎么想的。”
秦向阳感慨了一番,却不能再说什么,毕竟他是常务副省长,如果直接把手伸到明州县,去指手画脚,那也太失身份了。
但陈光明的话,却让他想出了一个新思路。
“光明,你把关于明州县发展的想法,搞个调研文章出来,我也跟你学习学习。”
“这对我的工作思路,也是一个启发。”
陈光明不知道秦向阳要这个做什么,但说学习,陈光明肯定是不相扩。堂堂的常务副省长学习一个县,来指导一个省?笑话,秦向阳肯定别有用意。
“好的姑父,吃完饭我就整理。”
“水饺上来喽!”丁之英把三盘水饺端上来,“吃饺子,别说烦心的事。”
“英子,你别忙活了,坐下咱们一起吃。”秦向阳看着丁之英,亲昵地说道。
丁之英解开围裙,坐下道,“光明,你尝尝饺子,这可是我亲自包的。”
陈光明看着大小不一歪歪扭扭的饺子,有的破了肚,有的露着菜,只得违心夹起一个咬了一口,“嗯!好吃,比饭店包的好吃多了!”
丁之英听着夸奖,眼中含笑,“那你多吃点,向阳,你也吃。”
陈光明又夹起一个饺子,问道,“姑父,你来东海省感觉怎么样,工作上还顺利吗?”
秦向阳笑了笑,没有回答,陈光明却从他脸上看出一丝苦涩来。
陈光明知道,秦向阳原本是要去南方某经济强省的,家里老头子一句话,把他打发到东海来,为的是庇护陈光明。
但东海省情况复杂,现在的省委书记和省长,都不是老爷子的部下,秦向阳虽然顶着丁家快婿的名头,在这里恐怕并不如意。
丁之英感慨地道:“现在你姑父,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噢?”陈光明一下子来了兴趣,“怎么回事?姑父这样的大领导,还有人能给他气受?”
秦向阳摆了摆手,对丁之英道,“英子,这些事情你和光明说什么,他又帮不了什么忙,听了只会徒增烦恼。”
“都是自家人,说说又怎么了。”丁之英便把当下秦向阳的难题说了一下。
原来秦向阳到东海省来的不是时候,原本东海省空出了两个领导职务,一个是省委副书记,一个是常务副省长。在秦向阳来之前,省委书记吴军,和省长高汉乡,达成了一致,各推荐一人。
但老爷子因为陈光明在这里受气,安排秦向阳来东海省,占下了常务副省长的位子,原来的两个空位只剩下一个,吴军和高汉乡便开始搞摩擦了。
两人都想推荐自己的部下,担任省委副书记。
于是,吴军和高汉乡,频繁找各位省领导谈话,争取他们的支持,当然离不开刚上任的秦向阳。
秦向阳初来乍到,不可能支持任何一方,只能不置可否。
一开始时,秦向阳还以刚到任,不熟悉情况为由,拒绝站队。但春节过后,如果再找这样的理由搪塞,恐怕吴军和高汉乡,都会对他有意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