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走访(2/2)
陈光明递给赵燮一袋大米,递给赵霞一桶花生油,自己拎着一箱鱼,王林拎着一袋面粉。
赵霞闻到陈光明身上传来的鱼腥气,抽了抽鼻子,嫌弃地说,“你这是从哪儿买的臭鱼乱虾,味儿这么大。”
王林听赵霞说鱼不好,顿时涨红了脸。走访的所有礼物,都是他采购的,陈光明要求物美价廉,所以只能买最便宜的。
陈光明不满地道,“怎么成臭鱼乱虾了,王林买的,可是上好的鱼,虽然是冰冻的。”
陈光明就抓开箱子一边,把锃亮的鱼头露出来,让赵霞看。
赵霞上前瞅了瞅鱼头,吓的尖叫起来,蹦出老远。
“这不是蛇么!”
“陈光明,好多条蛇!”
陈光明哈哈大笑起来。
陈光明拎的鱼,是普通的带鱼,带鱼身体狭长,一打眼看去,确实有点像蛇。
王林反驳道,“什么蛇,这是刀鱼。”
“刀鱼?”赵霞惊呼一声,“好几千块钱一斤,你们就送这个鱼?真有钱......”
“什么好几千块钱一斤,”陈光明莫名其妙地道,“这是带鱼,在东海省又叫刀鱼,一斤也就十几块钱,你说的那个是长江刀鱼,二者天上地下。”
赵霞这才知道自己闹了个大乌龙,长江刀鱼味道特别味鲜、肉嫩,它的营养价值很高,而且产量很低,每斤能卖到几千元。
而陈光明送的鱼,是海里的带鱼,肉味与长江刀鱼没法比,价格也是很便宜,一般用来炸着吃。炸带鱼,是普通老百姓年夜饭上的必备菜。
听说这种鱼才十几块钱一斤,赵霞撅着嘴道,“这鱼,大城市的人平时都不吃!逢年过节的,你们就送这种带鱼,也太不值钱了......”
陈光明笑道,“看得出,赵大小姐不食人间烟火,乡下农村,怎么能与大城市相比!今天我带你去看看农村群众家里是什么样的。”
这时陈家沟村书记陈向阳跑过来了,带着大家去第一个贫困户,陈平海家。
一进陈平海家院子,赵霞就看到十几只土鸡,没规没矩地散着步,有的刨着院角板结的土找虫,有的踩在柴草堆上扑腾翅膀,黄的、灰的鸡屎星星点点粘在地面,连晒粮食的旧竹筛边缘都挂着几坨,风一吹,混着柴草潮气的腥气直往人鼻子里钻。
院角那只芦花鸡最扎眼,脖子上的羽毛缺了好几撮,露出粉红的皮肉,想必是跟其他鸡抢食时啄的,尾羽也断了半截,沾着团干硬的泥。
赵霞看着满院的鸡屎,顿时傻了眼,心想这可怎么落脚。
陈光明却不以为然,抬脚进了院子,大声叫道,“平海大叔在家吗?”
陈平海急忙迎出来。
这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汉,穿着一件旧棉大衣,脸上的皱纹像刀刻的沟壑。
“陈镇长来了,快进屋暖和!”
陈光明道,“快过年了,我们带了点东西来看看你!”
陈平海感动地接过东西,“这哪好意思,镇长带这么多东西,快进屋,我给你们烧水喝。”
赵霞像跳芭蕾舞一样,躲过院子里的鸡屎,终于进了正屋,一股说不出的刺鼻味道扑面而来,差一点把她顶出去。
赵霞打了个大大的喷嚏,赶紧捂住鼻子。
赵燮只是抽了抽鼻子,却没有太大的反应。
赵霞看到,大白天的屋里开着灯,依旧显得阴暗,家里唯一值钱的,是一台旧彩电。
屋里凌乱不堪,桌上还放着大大小小的药瓶子,炕上躺着一个五十多岁女人,身上盖着一床旧被子。那异样的味道,正是从女人身上传出来的。
赵霞皱了皱眉头,心想这陈平海对老婆太差劲了,陈平海看出来了,嗫嚅着道,“这是俺老婆,瘫在炕上十来年了,天天拿药当饭吃......”
“我又要伺候她,又得下地干活,还得做饭喂鸡,所以有时顾不上拾掇......”
赵霞突然来了一句,“你怎么不请个保姆呢?”
“啥?保姆?”陈平海仿佛听了个天大的笑话,苦笑道,“俺辛辛苦苦一年,挣的钱还不够个保姆钱......”
赵燮的脸突然耷拉下来,厉声道,“赵霞,不要乱说话!”
赵霞的脸红红的,像块绸布,赶紧转过头去。
陈光明安慰道,“平海叔,我们了解你的情况,你放心,我们一定会想办法的......”
“今天给你带了点东西,”他又掏出一个红包,塞进陈平海手中,“这点钱,你拿着买点营养品。”
“不行!”陈平海急忙把钱往回推,“你这么大的领导,能来看看,俺就非常知足了,钱,我不能收......”
“你客气什么,平海叔,你放心,日子会好起来的!”
陈光明使劲把红包塞了回去,陈平海眼中含泪,心中的感激之情无法表达,急忙说道,
“快坐,我给你们倒水喝!”
说罢从满是灰尘的桌上拿出几个杯子,倒了四杯水放在炕沿上,每人递了一杯。
赵霞接过杯子,看着杯子外面满是污渍,又看杯口已经破裂,水面上还漂着一层油花,哪里还能下得了口,只得悄悄放到炕上。
她转头看去,陈光明却毫不在乎,大口大口喝着水,和陈平海聊着天。
赵燮则迟疑了一会儿,也学着陈光明的样子,喝起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