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被赶回乡后,我靠科举当阁老 > 第50章 会给个交代

第50章 会给个交代(1/2)

目录

陆渊没有半分得色,他整理衣冠,转身对主座上的杨相,深深一揖。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全场。

“大人,学生之冤已雪,但惨死之周兄冤魂未安,‘寒门联盟’数十位同仁之心未安!”

“学生恳请大人,彻查此案,严惩元凶,还天下读书人一个公道,还大夏科举一片朗朗乾坤!”

他没有停留在个人恩怨的胜利上,而是立刻将事件的格局,拔高到了维护整个阶层与国家制度的高度。

张居正看着陆渊的背影,原本严肃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赞许的笑意。

杨相站起身,走到陆渊面前,亲手将他扶起。

“你,很好。”

他只说了这三个字,随后转身回到座位。

“准你返回贡院,继续考试。此案,本相会亲自督办,给你,给天下士子,一个交代!”

当陆渊再次踏入贡院那条长长的廊道时,所有号舍里的考生,不论是寒门还是勋贵,不论是盟友还是敌人,都自发地站了起来。

他们注视着这个青年,动作停滞,笔尖悬空。

那是一种混杂着敬畏、恐惧与叹服的复杂情绪。

陆渊一言不发,平静地走回自己的天字六十八号号舍。

他坐下,取墨,研磨,提笔。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的迟滞。仿佛方才那场在政事堂内惊心动魄的三堂会审,不过是饭后的一场小憩。

这种恐怖的心理素质,本身就对周围的考生构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一个时辰后,第二场考试的题目下发。

《论漕运之弊》。

一个极为务实,也极为空泛的题目。

没有对策论有过深入研究的考生,只能泛泛而谈,说些陈词滥调。而真正有见地的,则能从国家财政、民生水利等多个角度切入。

陆渊看着题目,脑中关于大夏朝漕运的资料迅速流过。他没有立刻动笔。

他闭上双目,整个人的气息沉静下去。

在他的精神世界里,系统知识库中【明清漕运图考】和【周礼乐论集注】两部典籍的内容,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化作了无数幅动态的图景。

河道、漕船、粮仓、官吏、纤夫……一整套庞大而腐朽的系统在他脑中清晰地运转,每一个环节的症结都暴露无遗。

他再次睁开眼时,提笔蘸墨。

笔落,字出。

他没有从传统的“与民争利”或“吏治腐败”入手,而是直接在卷首绘制了一幅简略的大夏运河全图。

接着,他以图为引,将漕运之弊分为三大部分:其一,河道淤塞与维护成本之巨,每年耗费国帑几何;其二,漕粮损耗与层层盘剥之烈,从南至北,十不存一;其三,漕工与卫所兵丁之苦,数十万家庭的生计与悲欢。

他的文章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精准的数据,清晰的逻辑,以及可以直接施行的改革方案。

比如,分段承包,以商养运;比如,改漕运为海运,另辟蹊径。

这已经不是一篇应试的文章,而是一份呈给帝王的改革总纲。

坐在他不远处的一个勋贵子弟,本想构思自己的文章,可余光总是不自觉地瞟向陆渊的号舍。

他只看到那个人的笔飞速在纸上移动,一种难以言喻的气场从那个小小的号舍中散发出来。

他感觉自己的心绪越来越乱,脑中一片空白,刚才想好的几个论点,此刻忘得一干二二净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