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被赶回乡后,我靠科举当阁老 > 第40章 我没有诗

第40章 我没有诗(2/2)

目录

整个曲江畔,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勋贵子弟们在陆英的带领下,怒视着陆渊,却无人敢应战辩论经义。

寒门士子们则在原地挣扎,他们内心热血翻涌,但又畏惧镇北侯府的权势。

过了许久,一个身材瘦削的青年,就是那个最先被陆渊搭话又躲开的士子,他突然站了起来。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袍,然后迈开脚步,坚定地朝着陆渊的桌子走去。

他在陆渊旁边的位置坐下,对着陆渊,一揖到底。

这个动作,冲破了所有人的心理防线。

第二个,第三个……

一个又一个寒门士子站起身,默默地走过去,在陆渊的那几张桌子旁坐下。他们没有说话,但他们的行动,已经表明了一切。转眼间,陆渊的周围就聚集了二三十人,形成了一个与勋贵子弟分庭抗礼的阵营。

陆英看着这副景象,计划全盘落空,他气得浑身发抖。

突然,他冷静下来,脸上浮现出一抹阴狠的笑。

“好!好一个辩经义!陆渊,你有种!”

他高声宣布。

“既然要辩,就要有公论!我提议,请国子监的王博士,还有在场的李大儒、周大儒,共同担任此次辩论的评判!诸位以为如何?”

钱文柏一听这几个名字,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凑到陆渊耳边,声音发颤。

“陆兄,完了。这几个人,全是镇北侯府的常客,收过他们数不清的好处!”

陆英的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得意。

陆英脸上的得意几乎要化为实质,他看着陆渊,如同看着一个已经落入陷阱的猎物。

“既然陆解元有此雅兴,我等自当奉陪。”

钱文柏凑到陆渊身边,手心全是汗,他的声音发紧。

“陆兄,这几位大儒,都是出了名的附庸权贵,王博士更是陆英的授业恩师之一。这辩题还未出,我们就已经输了三分。”

陆渊却只是将那展开的檄文重新卷好,递给他。

“收好。今日之后,京城各大书房都会抢着印它。”

王博士走上前来,他是个年过半百的老者,面皮白净,下巴留着一撮山羊须,他清了清嗓子。

“既然是辩论,就要有章法,有辩题。老夫看,今日之争,根源在于出身之见。那就不妨以《论祖荫之于国朝的利弊》为题,如何?”

这个题目一出,勋贵子弟那边立刻爆发出赞同之声。

寒门士子这边则是一片死寂。

这个题目本身就偏向勋贵,他们生来就享受祖宗荫庇,论证其“利”处,有无数现成的例子。而寒门士子若要论其“弊”,则无异于当面抨击整个勋贵集团,甚至有非议朝廷制度之嫌。

“好题目!”

陆英第一个站出来。

“我朝开国,太祖皇帝分封功臣,世袭罔替,正是为了表彰先辈功绩,激励后人。我等享受祖荫,是天理,也是国法!若无祖荫,将士何以效死?功臣何以用心?”

他身旁一个高瘦的勋贵子弟跟着说道。

“正是!我父祖辈为国流血,我等享受些许福泽,有何不可?尔等寒门,读了几句圣贤书,就想否定我朝百年基业,是何道理?”

他们人多势众,你一言我一语,引经据典,从开国史说到本朝事,将祖宗功绩与国家安定牢牢捆绑在一起,气势汹汹。

王博士捻着胡须,频频点头。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

一个寒门士子忍不住站起来反驳。

“可朝廷取士,重在才学,若人人皆可因祖荫入仕,那科举又有何用……”

他的话还没说完,李大儒便打断了他。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