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财富自由,从教人填志愿开始 > 第88章 雪中送炭(求订阅)

第88章 雪中送炭(求订阅)(1/2)

目录

陈如轩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楼下往来穿梭的员工,心里正盘算着公司新的发展方向。

智慧农业的根基已经稳固,他打算顺势拓展业务边界,向农业物联网设备研发这个方向发力。

为了推进新业务,他已经让周副总牵头组建了专项团队,还联系了几家物联网芯片厂商洽谈合作。

这天上午,陈如轩正在会议室和团队讨论设备研发的技术方案,前台突然打来电话说有位重要客人要见他。

他有些疑惑地走出会议室,看到大厅里站着的竟然是万方集团董事长赵建明,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赵建明脸上没了昔日的神采,见到陈如轩后勉强挤出一个笑容。

陈如轩连忙上前握住他的手,把他请进自己的办公室,又让秘书泡了杯热茶递过去。

“赵总,您今天怎么有空过来?是不是有什么事?”陈如轩开门见山地问道。

赵建明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沉默了几秒才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如轩,我是来求你帮忙的。”

陈如轩心里一紧,他知道赵建明向来好强,若非遇到大麻烦,绝不会轻易开口求助。

“您先别急,慢慢说,只要我能帮上忙,一定尽力。”陈如轩安抚道。

赵建明叹了口气,缓缓道出了实情:“我们集团上个月投了一个新能源电池生产项目,原本以为能抢占市场先机,没想到核心技术不过关,生产线建到一半就卡住了。”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前期已经砸进去几个亿,现在资金链快断了,银行又不肯续贷,要是再筹不到钱,万方就真的撑不下去了。”

陈如轩听完心里五味杂陈,他清楚几个亿的投资失败对万方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更重要的是,他永远记得,当年自己创办公司时,没人愿意投资,是赵建明看中了自己公司的前景,先后投入了5000多万,才让公司熬过了最艰难的初创期。

没有万方集团的支持,就没有今天的公司,这份恩情他一直记在心里。

“赵总,您放心,万方有难,我绝不会坐视不管。”陈如轩没有丝毫犹豫,当即表态。

赵建明猛地抬起头,眼里闪过一丝希望,又带着些许不确定:“如轩,我知道这很为难你,你们公司正在拓展新业务,也需要大量资金……”

“资金的事我来想办法,当务之急是先帮万方渡过难关。”陈如轩打断了他的话,语气十分坚定。

他立刻拿起电话,让周副总和财务总监马上来办公室开会。

不到十分钟,两人就赶了过来,看到赵建明也在,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陈如轩没有绕弯子,直接把万方集团的情况说了一遍,然后明确提出要向万方分担财务压力。

财务总监一听就急了:“陈总,我们新业务的研发至少需要一个亿,要是抽调资金支援万方,我们的项目肯定要延期。”

周副总也皱着眉头补充道:“而且现在市场环境不稳定,我们得留足流动资金应对突发情况,一下子拿出大笔资金风险太大了。”

陈如轩知道他们说的都是实情,但他更清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

“我知道这会影响我们的发展,但当年万方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现在他们有难,我们不能退缩。”陈如轩的语气不容置疑。

他看向财务总监:“你立刻盘点公司的可动用资金,包括定期存款和闲置资产,能变现的尽量变现。另外,暂缓新业务的设备采购,把资金先腾出来。”

接着又对周副总说:“你联系我们的合作银行,看看能不能申请一笔短期贷款,同时跟供应商沟通,延长付款周期,缓解资金压力。”

两人见陈如轩态度坚决,也不再反对,当即起身去落实。

办公室里又剩下陈如轩和赵建明两人,赵建明看着他,眼里满是感激:“如轩,这次真的谢谢你,你这么做,可能会影响你们公司的发展。”

“赵总,您别这么说,没有万方就没有今天的我们,互相扶持是应该的。”陈如轩笑了笑。

“您放心,我已经做好了规划,虽然会有短期影响,但不会实质上的影响公司。”

当天下午,财务总监就汇报了盘点结果,加上变现的资产和暂缓项目腾出的资金,一共能拿出5个亿。

陈如轩当即决定,先把这5个亿转给万方集团,先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同时,周明宇那边也传来好消息,合作银行同意发放3个亿的短期贷款。

拿到资金后,赵建明立刻启动了新能源电池项目的技术整改,同时还掉了部分高息贷款,缓解了资金链的压力。

消息很快在业内传开,不少人都觉得陈如轩太冒险,为了报恩不惜影响自己公司的发展。

公司内部也有一些员工颇有微词,认为不应该把大量资金投入到一个前景不明的外部项目中。

于是陈如轩专门召开了全体员工大会,在会上解释道:“我知道大家对支援万方有疑虑,但我们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当年万方的投资让我们活了下来,现在我们帮他们,不仅是报恩,更是维护行业内的合作生态。”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而且我相信赵总的能力,万方只是暂时遇到了困难,只要度过这次危机,一定能重新站起来。退一步说,就算真的有损失,这份恩情也值得我们去付出。”

员工们听了他的话,大多都理解了他的决定,原本的不满情绪也渐渐平息。

为了弥补资金抽调对新业务的影响,陈如轩亲自带队拜访了几家投资机构,希望能引入战略投资。

凭借公司在智慧农业领域的良好口碑和稳定的盈利模式,很快就有两家投资机构表达了投资意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