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年代军工:让你当厂长,你整出了蘑菇蛋 > 第95章 用小型化电子管把苏熊坑死

第95章 用小型化电子管把苏熊坑死(2/2)

目录

对于龙国来说微米级别的高精度机床已经足够使用了。

想要制造纳米级别的高精度机床,还需要再等一段时间。

材料这东西对秦风来说就是最小的一个问题。

只要他需要随时可以拿出25年之前所有材料的配方和制造工艺。

所以这个超高真空技术才是制约电子管小型化的关键问题所在。

苏熊在这个方面采用的是钛泵这种新型吸气剂,在电子管封离后持续吸收微量气体,维持内部的超高真空。

而这就需要用到精度非常高的专用排气台。

它可以在高温烘烤除气的同时,将电子管内部的真空度抽至106毫米汞柱甚至更高。

除了高精度专用排气台这台核心设备之外,还需要精密冲压设备和拉伸机。

这两台设备也是制造微型电极部件的关键。

除此之外还需要将微小的电极精准的装配和固定在支撑杆上。

这就需要能够实现微米级定位和能量控制的焊接设备。

所以还需要一台可用于加工的微点焊机。

最后便是电极材料的问题了。

使用钽、钼、铌等难熔金属及其合金,并采用陶瓷——金属复合封装技术就可以替代玻璃外壳了。

所以还需要一台将金属电极引线与陶瓷管壳进行气密封装的设备。

这台设备要求能精确控制温度曲线和气氛环境,确保两种不同材料在高温下结合而不漏气。

也就是陶瓷——金属封接设备。

至于剩下所需的设备,无线电厂已经有了。

沈机这边只需要帮他搞定精密冲压和拉伸机、微点焊机、专用排气台和精密封接设备,就能够造出小型电子管了。

这也是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之间的技术,对于龙国现在的工业基础来说难度还不算特别大。

在将这些设备的图纸画出来之后,秦风便让燕双鹰安排人将其送往沈机厂。

而他则是马不停蹄的直奔下一个项目地点——哈城!

一月份的东北被覆盖在厚厚的雪层当中,但依旧有很多工人奋战在工地的第一线。

他们并不是不惧寒冷,而是怀着一颗热诚且强烈的爱国之心。

他们坚信只要龙国能够发展起来,他们就能够过上好日子,而事实上亦是如此。

在他们的奋战之下,哈尔滨第一汽车制造厂也终于在1月10号这一天完成了所有分厂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这也意味着哈尔滨一汽厂可以生产制造汽车了。

所以秦风再次乘坐着火车赶到了哈城。

潘承孝潘厂长亲自开着车来火车站迎接的秦风。

在车上,潘承孝也神情高昂的向秦风汇报这段时间以来他们东北动力总成制造厂的发展情况。

“秦部,现在110匹汽油发动机项目进度很快,已经完成了30%以上零部件的制造工作,预计在3月份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总装测试。

160匹柴油发动机项目已经过半,预计在下一个月月底之前就可以进行总装测试。”

这也是潘承孝第一次觉得原来造大马力的发动机这么简单。

当然也知道这是因为有着秦风提供图纸以及沈机和沈重厂提供设备,不然的话项目进展怎么可能会有这么顺利呢。

对于接下来的汽车项目,他也抱有更大的期许。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