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朱元璋懵,老四千古一帝? > 第122章 唐宗宋祖都稍逊风骚,你还你?

第122章 唐宗宋祖都稍逊风骚,你还你?(1/2)

目录

晨光。

一泻万里。

清晨,最是清爽。

紧闭着的国师府大门,嘎吱咧开一道缝。

朱雄英耷拉着小脸,闷闷不乐离开了国师府。

频频回头,眼神幽怨…

仿佛在控诉某人…忘了二人之间的羁绊!

“雄英!”

刚回到太子府,朱雄英就被一声长呼惊醒了。

抬眼看去。

这才发现是父亲太子朱标和母亲常氏…

朱雄英心头疙瘩,连忙迎了过去,怯怯道:“雄英见过父王和娘亲。”

常氏招了招手,将雄英唤了过去,会心笑道:

“又跑去找国师玩了?”

“嗯。”朱雄英老实点头,不敢半点隐瞒,声音嗡嗡鼓风,似憋着一股气。

朱标和常氏相视一笑,已见怪不怪。

雄英正是贪玩的年纪,常不在府中去找许易玩,这点无可厚非。

许易也明理,不是一味放纵,平时会教些算术、基本常识,雄英学得不错。

见儿子这幅不开心模样,朱标问道:“雄英,国师府已两日未曾开门迎客,你姑父和姑姑可还在府中?”

朱婉宁是朱雄英的亲姑姑,那许易自然是他姑父。

“在。”提及这事,朱雄英心头越发委屈。

“姑父与姑姑在书房学习书法,让我这几日不去打扰。”

咳咳——

此话出来,朱标一怔,呛气咳了几声。

“你说…”

“易哥在学书法?”

恢复常态的朱标表情古怪,一脸诡异望着朱雄英,一时间称回了之前的称呼。

许府接连两日闭门,朱标原以为二人忘了礼法,带着婉儿跑回后世玩去了。

书法?

以许易的惫懒性子,他学书法,这无异于太阳打西边出来。

难道…

婉儿出钱让他学的?

朱标陡然想到一个最合理又荒谬的可能。

朱雄英“嗯”了一声,怨气更重,他想不明白明明玩的好好的,为什么突然就抛弃了他。

学习。

真有这么大的乐趣?

“姑姑在教姑父书法,姑父在教姑姑外语…”

说着,朱雄英从怀里掏出了一张纸,打开后,正是许大家的书法精品。

“姑父说,让我省着点花…”

“他写这幅字不容易。”

哦?

朱标下意识接了过来。

只一眼。

朱标嘴角抽了抽,感觉双眼脏了,连忙将纸放在一旁,这字简直不忍直视。

不是…

他刚刚到底对谁抱有期待啊?

朱标无力摆摆手,“行了雄英,这几日你安心在府中待着,就不要去打扰你姑父他们了。”

直到朱雄英离开后,朱标又拿起那纸看了看,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

“殿下似乎很高兴?”一旁的常氏好奇问道。

朱标尴尬一笑,有些无地自容。

作为储君的他,依旧落落大方说道:

“常姐姐有所不知,易哥这几年把孤害得不浅…”

“朱棣那几个臭小子,常拿你我之事来打趣孤…”

“易哥还笑话我、四弟与父皇一样——惧内。”

常氏羞颜欲滴,端庄的模样有些无法无法自持。

对面,朱标扬了扬手中那粗俗不堪的书法,似掌握莫大铁证,笑意飞扬。

“此番却是不同了!”

“堂堂大明国师,仙人子弟,被新婚妻子关在府中学习书法。”

“这事若传出去,孤倒想看看易哥他何以自处?”

哈哈大笑了一声,朱标带着那张纸离去,准备去告诉朱元璋此等好消息。

那顽劣、意气用事的模样,哪有半点国之储君的影子,看得常氏无奈摇头。

常氏目光含羞望了一眼隔壁的院落。

“看来…”

“倒是我小觑了婉儿妹子…”

许易:????

……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礼记·昏义》所载“三日而执妇礼于家。”

故而,古时“归宁”一般选在结婚后第三天。

至于后世“大年初二回娘家”,此习俗来源于大明。

按照规矩,新妇嫁后除夕夜要在婆家过年。

安庆公主,也就是朱婉宁的亲妹嫁于欧阳伦,后者是平民出身,家境贫寒。

嫌弃婆家条件简陋的安庆公主,骄横坚持要在宫中与父母共度新年。

马皇后教导她需先尽孝道,公主这才回婆家。

谁料才大年初一,归家仅仅一天的安庆公主就待不住,提前进宫拜年。

朱元璋知晓了她未先拜公婆,大怒其失礼,命初二进宫。

并题对联——

羊跪乳,媳敬婆。

横批:天经地义。

此事流传开后,民间就将正月初二定为女儿回娘家,并形成了这一习俗。

轱辘轱辘——

奢华的宝珠马车在府中军士的拱卫中,缓缓朝皇宫而去。

今日,到了朱婉宁的归宁之日。

“快看!好像是国师和公主的马车!”

“你瞎啊,明明就是!”

“嘿,我前几天得了不少糖,阿娘说可甜了!”

“我都卖了钱,有个糖铺老板三文钱一枚糖,我换了几斤大米回家。”

“……”

受到召唤般,不少孩童跟在马车后面。

尽管喜糖只有一次,可一双双纯真眼眸里,依旧饱含期待。

许易也被后面的动静惊扰到,推开车窗往后看了一眼。

徐允恭驾马而来,“院长,要我赶他们离开吗?”

“不用——”许易摇了摇头,拿了一包糖出来。

“与他们说,这是最后一点糖,不可再跟着。”

“喏。”徐允恭拿着糖往后面而去

许易关上车门,躺了回去,端坐的朱婉宁温声细语道:

“第二次给了,他们下次见了府里的马车,还会跟着的。”

“嗯。”许易无法辩驳,诚然认可这话。

这事并非明智选择,若每每如此,让帝王看了,感觉——国师府民心所向。

如朱元璋这种猜忌重的帝王,弄不到就是发配流放。

朱婉宁暗自叹息,夫君就是太心善心软,吃软不吃硬,难怪他不愿意当官。

不过如此也好,能少许多烦忧…

父皇赏了她三百顷田,合三万亩,往后哪怕有事,也可保他们衣食无忧。

正当朱婉宁思索之际…

一只不安分的手忽伸了过来。

“讶——!”

车内,一声清脆的惊叫声响起。

“殿下,你没事吧?”马车外,玲儿心头一紧,连忙询问起来。

“无事。”朱婉宁威冷的声音传出,并未引起任何怀疑。

许易慵懒躺在卧榻上,怀抱着端庄贵气的女子,一副得意欠揍的表情。

“你这人…”

“非得让我乱了礼法,由着你胡来才甘心吗?”

朱婉宁气呼呼用粉拳砸了一下许易胸口,头上珠帘摇曳,宛如新月的美眸娇羞欲死。

在府中就罢了,拉着她学习书法,尽是占她便宜。

此刻到了外面,还这般肆无忌惮。

望着朱婉宁那欲迎还拒的模样,许易乐呵一笑,宠溺捏了捏她的脸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