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谋春朝 > 第九十二章 势在必得

第九十二章 势在必得(1/2)

目录

春晓笑道:“娘子在家十指不沾阳春水,哪里会做糕点?还不是听说姨母可能在长安,盼着万一有机会见面,这才特意寻街头阿婆学的。”

穆兰芝动作一顿。

苏靥低下头,发丝在手上缠了好几圈,“哎呀春晓,你怎么什么都往外说。”

穆兰芝又拿了一块,“裴家势大,却少有知冷知热的人,难得你有这份心了。”

少见的,对面一片安静没有回答。

穆兰芝擦了擦唇角,抬头一看,就见苏靥双手捧脸,满眼通红地看着她,挺翘的鼻尖微红,眸中泛着波光闪闪。

她一愣,“你……你这是怎么了,哭什么?”

苏靥任由泪珠滚落也不擦,就这么一直盯着对面看,眸中满是怀恋,“母亲……”

进来添茶水的霜叶刚好听到这两个字,吓得茶盏差点都摔了,“六娘子,你、你刚刚叫妾侍什么?”

苏靥连忙胡乱抹了下脸上的泪,“是我失礼了……姨母和我记忆中母亲的模样别无二致,我一看到姨母便想起了母亲,一时失神叫错了人,还望姨母不要怪罪。”

她将盛着蜜饵的盘子往对面推了推,“我记得母亲生前,最爱吃的糕点便是蜜饵。”

此情此景提起穆兰雪,穆兰芝的面上也露出了几分伤感与怀念,“是啊,我和姐姐都爱吃蜜饵,她甚至为了我还特意和厨娘们学了做法,那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蜜饵,可惜啊……”

苏靥轻声,“我常常听母亲提起姨母,想来以前,姨母和母亲的感情一定是非常深厚吧?”

“是啊,当年我和姐姐的才情相貌在庐陵都是一等一的好,甚至有人给我们起了个庐陵双姝的名号,当年是何等的风光,求娶之人说是排了一条街也不为过,哪曾想日后会落到这样的田地?”

她挪着胳膊肘,捧着脸凑近了些,“裴家可是长安顶级的门阀世家,姨母就算身为妾侍,也定是比那些小门户的夫人过得还要滋润,姨母怎总是说这样的话?”

穆兰芝的手抚上自己的小腹,“若是那个孩子还在,说不定我的处境能像你说的那样。”

“孩子?”

她震惊地捂着唇,看向了霜叶,“姨母何曾有过孩子,我怎从未听姨母提起过?”

穆兰芝别过脸去,抹了抹眼角的泪,只道:“他是个没福气的,刚出生便去了,投生个再好的家世又有什么用,一天福都没享过。”

霜叶也道:“是啊,孩子没了后,三夫人嫉妒妾侍的美貌,便百般刁难妾侍,连月钱都一再克扣,有时妾侍甚至要卖些绣活儿贴补着用,不然都要活不下去了。”

她疑惑道:“那主君呢,主君也不管姨母吗?”

霜叶摇头,“三主君一心只读圣贤书,满脑子都是国事政务,哪里有心思管后院的事情,都是三夫人做主。”

她抹了抹湿润的下睫,轻轻试探:“姨母貌美,难道就没想着争一争主君的宠爱,趁着年轻再怀一个孩子?”

提起孩子,穆兰芝的面色一变,眼神躲闪,“夫人母家显赫,膝下子嗣众多,又把持着家里中馈,我如何争得过?”

苏靥将穆兰芝散落在面上的一缕发丝挽到耳后,声音轻轻,“我曾听长兄说过裴太保的为人,高风亮节平日里的喜好也颇为高雅,三夫人身为主母却如此善妒,定是个没什么学识涵养的人,和裴太保怕也没什么话聊,姨母与她恰恰相反,怎么不能争上一争?”

穆兰芝闻言未语,手指轻轻抚过腕上的沉香珠子,貌若清兰般的脸上满是跃跃欲试,眸光隐隐露着野心。

她反问:“姨母怎么不说话,难道姨母就甘心被三夫人打压一辈子?”

“凭什么?”

穆兰芝下意识喊出声,声音尖锐。

苏靥的肩膀一缩,小心道:“姨……姨母?”

穆兰芝反应过来后立刻整理好表情,笑道:“好了,这不是你一个小娘子该想的事情。”

霜叶哼了声,“妾侍就是太心软了。”

苏靥适时落了两滴泪,握住了她的手,声音柔柔,“姨母,这些年您受苦了,日后有我在,一定不会再让你受委屈。”

说完,她拍拍手。

春晓往案上放了一个鼓囊囊的荷包,一打开,里面满满都是白银。

穆兰芝一怔,“你这是?”

苏靥将荷包推到她手边,“先前给姨母带了那么多首饰,姨母一件都没瞧上,只挑了件朴素的沉香手串,我知道是姨母心疼我,如今我听到姨母的难处,想来再贵重的首饰也不如现成的金银来得有用,只是我平日里出去习惯了记账,这次来没带多少银子,只有这么点儿,希望姨母不要嫌弃。”

穆兰芝看了几眼银子,却在霜叶期待的目光下将荷包的口束上了,颇有些苦口婆心道:“你不是说家中三叔母对你不好吗?如今母亲长辈皆远行,你一个小娘子,手里还是要留些银子应急才好。”

苏靥感动地落泪,她起身走到对面,将脸靠在穆兰雪的肩头,道:“姨母放心,我手里还有不少的铺子呢,少不了银子花,再说了,姨母对我来说就像是母亲一般,我孝顺自己的母亲又有何不可?”

穆兰芝看着那鼓囊囊的荷包,唇角上扬,可语气却是一如既往疼惜,“幸亏你那嫡母不在场,否则,听了这话得多伤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