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钞能力(2/2)
张俪后面的话没说,余夏也明白这两个南州户口对这两个农村家庭的重要性。
听到这里,余夏心中了然。
这笔收购,金钱回报尚在其次,更重要的是为虎头山的乡亲们换来了实实在在的长远保障和发展机遇。
对他自己而言,这笔及时的资金注入,也将极大缓解“璧途科技”面临的初期资金压力。
“为了虎头山的未来,这个方案我同意。”余夏几乎没有过多犹豫,便做出了决定。
他相信张俪的判断,也更看重此次收购带来的社会效益。
交易在专业律师的协助下迅速完成。
当收购案的相关信息在特定圈内流传时,它引起了应文彬的注意。“南州旅游”正是北辰资本旗下投资的文旅企业之一。
更让他感兴趣的是,股权出让方名单中那个醒目的名字——余夏。
应文彬特意让助理核实了信息,确认此“余夏”正是他持续关注的那个年轻人。
“虎头山……一个大学生主导的早期项目,能被上市公司以这样的条件收购,说明其模式得到了专业市场的认可,更展现了操盘者出色的价值塑造和退出能力。”
应文彬靠在椅背上,若有所思。
这笔成功的交易,无疑为余夏的履历增添了极具分量的一笔,也让他此前对余夏“潜在价值”的预估,得到了第一次实实在在的验证。
他对余夏这个年轻人以及他的项目,兴趣更浓厚了。
晚餐时分,家中气氛宁静。
应文彬像是忽然想起什么,状似无意地问坐在对面的女儿:“婉婷,最近好像很少听你提起余夏了?你们那个区块链项目的后续,怎么样了?”
应婉婷放下汤匙,语气平静,但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论文我后来发给他看了,他大概过了一个星期改好返回给我,给的意见倒是很专业。
“但之后……就没有之后了。他似乎并不关心这篇论文是否能发表,或者能不能获奖。”
她顿了顿,补充道,“他现在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和生科院的江静知一起搞的那个叫‘璧途’的App上。”
应文彬听了,脸上露出一种了然于胸的淡定笑容,他用过来人的口吻说道:
“十七八岁的男孩子,心性不定,对什么都充满好奇,什么都想尝试一下,这很正常。特别是像他这样有些天赋和能力的,更容易自信爆棚。你的心胸要放开阔些,不必太在意一时一地的得失。”
他话锋一转,切入了真正关心的核心:“他现在的这个‘璧途’,做到什么规模了?你了解吗?”
见女儿摇头,他慢条斯理地分析道:“这很关键。如果只是用学校给的那点启动资金,小打小闹,那基本上就是玩票性质,体验一下创业的感觉,不必当真。
“但要是他已经投入了几十万真金白银,那说明他是真的想把它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