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波斯帝国1845 > 第655章 小同盟的麻烦

第655章 小同盟的麻烦(1/1)

目录

“毁灭?屈服才是永恒的毁灭!今天你接受了他们的‘恩赐’,明天你就会发现,所有的权力都握在他们派来的总督手里!所有的法律都要符合帝国的利益!我们的子孙后代会忘记为什么而战,他们会心安理得地做二等公民!这是背叛!是对所有牺牲同胞的背叛!”

说话的是另外一位起义军领袖博科夫,是诗人,也是最坚定的革命派。

卡拉维洛夫痛苦地抱住头:“可是继续打下去,就是让所有人都去死!我刚刚收到消息,布尔加斯特陷落不是因为被攻破,是城里的人自己打开了城门!他们受不了了!饥饿、疾病、还有土耳其人不断的承诺……我们正在失去民心!”

“你这是投降主义!我们起义的鲜血,难道就是为了换来几个可怜的官职吗?”

这种高层的内部分裂,迅速蔓延至基层。起义军的士兵们听到了风声,士气更加低落。一些人开始偷偷离开队伍,返回家乡;另一些人则更加绝望地准备进行最后的战斗。

4月12日,在经历了近一个月的残酷围城后,城内弹尽粮绝,部分守军在自治承诺的诱惑下打开城门,城市易主。此时起义军仅剩下索菲亚和附近的领地。

正当保加利亚起义陷入低潮时,作为主动挑起战端的希腊、塞尔维亚和黑山这三个巴尔干盟国,也正经历着战争带来的严峻考验。

塞尔维亚是三国中处境最艰难、损失最惨重的。他们在谢尼查城下的惨败,不仅仅是兵力上的巨大损失,更是对塞尔维亚军队士气和国民信心的毁灭性打击。这支原本被寄予厚望的王牌部队,短时间内已无法恢复战斗力。

在谢尼查受阻后,塞尔维亚向波斯尼亚的进军陷入了停滞。奥斯曼援军的抵达使得塞军失去了进攻的锐气,转而开始在波斯尼亚边境构筑防线,与奥斯曼军队形成对峙。

不断从前线运回的阵亡士兵名单和伤残军人,开始在国内制造悲痛和不满。议会内出现了质疑战争代价的声音,民众对速胜的期待转变为对战争持久化的恐惧和厌倦。同时,惨重伤亡也意味着大量家庭失去了主要劳动力,不仅造成社会悲剧,也使得许多家庭陷入经济绝境,需要国家救济,进一步加重财政负担。

而从波斯尼亚组建的一万五千人军队也跟随奥斯曼援军北上,对乌日采发动攻势。为了保住这唯一的成果,塞尔维亚不得不继续投入部队。和俄军在多瑙河一样,乌日采也成为塞尔维亚的流血之地。

大规模征兵将最精壮的劳动力从农田和作坊抽调到前线,导致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春耕受到影响,预示着秋天的粮食危机。

俄军在多瑙河的失败,让塞尔维亚人意识到他们无法完全依赖这个北方巨人。然而,可悲的是,他们又不得不更加紧抱俄国的大腿,疯狂地向圣彼得堡请求更多的武器、资金和直接的军事干预,陷入了一种既失望又无法摆脱的依赖循环。

截至目前,总体上转入了防御和整顿。他们无力再发动大规模进攻,主要目标是守住已经在波斯尼亚和马其顿北部夺取的少量领土,同时焦急地观望多瑙河战线的结果和俄国的下一步行动。

希腊的战争进程同样远未达到预期,其伟大理想面临着冰冷的现实。其海军对奥斯曼爱琴海沿岸的封锁,并未取得决定性成果。奥斯曼海军采取了避战保船的策略,主力龟缩在达达尼尔海峡和君士坦丁堡,依靠强大的岸防炮台保护。而希腊海军缺乏足够的实力和勇气去强行突破海峡。

更让希腊头疼的是,伊朗和奥斯曼的袭击舰开始出现在爱琴海甚至东地中海,袭击希腊的商船,威胁其海上贸易线,这给希腊的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陆地上希腊陆军主力在色萨利方向发动的进攻,遭遇了奥斯曼军队的顽强抵抗。奥斯曼军依托预设防线和城镇进行防御,希腊军队缺乏重炮和足够的攻坚经验,进展缓慢。

而且,希腊经济严重依赖海上贸易、航运业和葡萄干等农产品的出口。战争爆发后,爱琴海航线风险陡增,其商船队活动大幅受限,航运收入锐减。同时,出口渠道受阻,导致其支柱性农产品积压,价格暴跌,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和政府关税。维持海军和陆军的巨大开销,加上贸易受阻,给希腊本就脆弱的财政带来了沉重负担。

尽管英法在背后支持,但他们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海上和更宏观的战略上,对希腊陆地上的困境提供的直接援助有限,这让雅典感到有些被忽视。

至于黑山,他们的战斗意志依然顽强,长期的独立战争传统使他们习惯于在艰苦环境下作战。然而,持续的战斗也开始消耗其有限的人力物力。黑山的战争能力几乎完全取决于俄国和塞尔维亚能提供多少援助。它自身没有任何经济回旋余地,是整个同盟中最脆弱、最经不起消耗的一环。

他们依然在其边境地区进行着活跃的、小规模的军事行动。但他们无法独自改变战局,其命运与塞尔维亚的战况紧密相连,同时也迫切希望俄军能在主要战线取得突破,为他们创造更大的机会。

小同盟的国力经受不起这么大的消耗,特别是战争陷入持久战的情况下,如果俄国再不能打开局面,他们恐怕就要和奥斯曼和谈了。

三国不约而同的通过各种方式向俄国发去求援信,但除了哀求,里面还多了几分不信任。俄国人是不是不行了,怎么连奥斯曼都没有突破。

他们还是继续向盟友解释情况,还说援兵马上就到。为了继续维持同盟关系,俄国准备向三国输送4000万卢布。只希望他们能够再努力一把,让自己的土地和同胞获得自由,在此一举了。

(本章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