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波斯帝国1845 > 第650章 强渡多瑙河(上)

第650章 强渡多瑙河(上)(1/1)

目录

两场初始战役均由伊朗一方获胜,这让那些同盟者绷不住了。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俄国此时仍然没有渡过多瑙河,塞尔维亚的电报已经不是按天,而是按小时来发。

驻守在布加勒斯特的俄军总司令,经验丰富的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也绷不住了,沙皇再三要求他渡过多瑙河,只要过了这里,就可以和当地的保加利亚起义军会合。

但奥斯曼已经在当地做好了一切准备,修筑防线,破坏他们的部署和物资。此外多布罗加地区还没有占领,一切都还在考虑中。

此时俄国先锋军共有35万人,760门火炮。包括近卫军2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是装备最精良的部队。

3个师的掷弹兵,以坚韧和擅长强攻著称。15个师的线列步兵,构成军团主体,训练水平不一,但数量庞大。此外还有超过四万人的哥萨克骑兵部队。

而奥斯曼多瑙河军团共有27万人,540门火炮。其中15个师接受过德式训练,装备统一的伊朗制的后膛步枪,是防御的中坚力量。

常规部队约10个师,预备役性质,装备和训练稍逊,但熟悉地形,用于固守次要阵地和充当预备队。

剩下的包括包括巴什波祖克及来自波斯尼亚、阿尔巴尼亚等地的志愿兵,擅长山地和游击战。

由于所有兵力都要铺在多瑙河一线,这些优势显得并不算很大。此外驻守在多布罗加的罗马尼亚军队还有将近4万人,他们的补给都是从君士坦丁堡运送过来的。

大公脸色铁青地听着参谋念诵来自圣彼得堡的最新电报。电报的语气一封比一封严厉,几乎是指着鼻子质问他为何还按兵不动,坐视塞尔维亚盟友陷入困境而谢尼查的失败更如同鞭子抽打在俄国骄傲的脸上。

“够了!”大公猛地一拍桌子,震得地图上的兵棋模型都跳了一下,“亚历山大陛下和戈尔恰科夫只知道在冬宫里看地图,他们知道对面的土耳其人修了多少工事吗?他们知道多布罗加地区的沼泽和游击队让我们的侧翼多么难受吗?”

参谋长安德烈.普拉西比维奇谨慎地开口:“殿下,我们的压力确实很大。谢尼查的失败助长了土军的士气,塞尔维亚人几乎是在哀求。而且……巴黎那边,似乎也对我们的进展有所微词。”

法国为了支持俄国的战斗,通过巴黎银行和圣彼得堡银行转移支付了4000万法郎。并且还推动1650万英镑的俄国公债的购买,谁都知道俄国经济能力不行,甚至连伊朗都比不过。自然得让法国来帮助。

尼古拉大公冷哼一声,“麦克马洪只想我们快点流干血去为他夺取耶路撒冷!但我们不能盲目!多瑙河不是小溪,对面的纳赛尔丁不是阿卜杜勒·阿齐兹那个蠢货!我们必须选择最佳的渡河点,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和炮火,一击必杀!”

大公这么说自然有他的消息,据他所知。法国因为教案的借口正在向远东发兵,企图夺取远东一块地方作为殖民地。因此对于出兵伊朗没有多大兴趣,反而开始准备远征东方。因此目前能做的就是前进,俄罗斯没有后退的说法。

“锡利斯特拉、鲁塞、图尔恰……这些地方土军防御最为严密。我们必须声东击西!传令下去,明日开始,炮兵集群对锡利斯特拉方向进行持续猛烈的炮击,做出主攻的假象!同时,工兵部队连夜在兹拉蒂察和斯维什托夫区域秘密集结,准备架设浮桥!我要近卫军和掷弹兵作为第一波突击力量!”

与北岸的焦躁不同,奥斯曼多瑙河军团的氛围更加凝重和压抑。军团司令奥斯曼·努里帕夏正仔细查看着侦察兵送回的最新情报和地图上标注的俄军调动迹象。

“努里帕夏,”他的情报官指着地图,“北岸俄军最近两天向锡利斯特拉对面增调了大量炮兵,炮击强度明显增加。但我们潜伏的探子报告,在兹拉蒂察和斯维什托夫对面的树林里,发现了大量俄军工兵和预制桥梁构件的身影,他们在夜间活动异常频繁。”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奥斯曼军队凭借着多瑙河可以据险坚守。整个军团士气高涨,物资充沛,紧急修建的铁路通过布尔加斯和瓦尔纳送到军团驻地。奥斯曼帕夏也获得了苏丹的全权授予,允许他在必要的时候撤退。

帕夏得以放开手脚,他开始考虑目前的情况。“俄国人想玩声东击西的把戏,锡利斯特拉地势险要,我们重兵布防,他们强攻代价太大。兹拉蒂察水流相对平缓,斯维什托夫对岸地形开阔,利于大部队展开。确实是理想的渡河点。”

帕夏抬起头,看向麾下的将领们:“命令锡利斯特拉守军,提高警惕,承受住炮击,但预备队按兵不动。兹拉蒂察和斯维什托夫方向,所有部队进入最高战备状态!炮兵计算好射击诸元,机枪阵地隐蔽好,告诉每一个士兵,俄国人就要来了!我们要让他们在多瑙河里喂鱼!”

一位年轻的德式训练师师长忍不住问道:“帕夏,我们能守住吗?他们人太多了。”

努里帕夏看了他一眼,目光深沉:“孩子,记住,我们不是在为苏丹一个人而战,我们是在为身后千千万万个家庭,为这片我们世代居住的土地而战。俄国人有很多大炮,但我们有真主的庇佑和捍卫家园的决心!多瑙河就是我们的坟墓,要么他们踏着我们的尸体过去,要么他们把自己的尸体留在河里!执行命令吧!”

3月20日,如同尼古拉大公所策划的那样,锡利斯特拉方向响起了开战以来最为猛烈的炮声。数百门俄军重炮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将钢铁和火焰倾泻在奥斯曼军的阵地上,仿佛要将整个城市从地图上抹去。硝烟和尘土遮天蔽日。

(本章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