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对练(2/2)
就算有人对自己也狠,敢于跟对方换招。可是苏茵却知道什么伤能硬吃,什么伤要挡。那只知逞凶斗狠的人,早晚会被斩落马下。
只是……这都什么时代了。就是军队中那些拼刺,打白刃战的高手,都不一定懂这些。全是靠一股悍勇,顶着枪林弹雨接近敌人,再一刀将敌人斩杀。
要是有子弹,那肯定先开枪!谁还拼刺刀啊。
秋玉姑能知道这些,是因为家中藏着一个当初太平军留下的老人,听说还是翼王的亲兵。小时候缠着他听过一些。
但自从老人家发现自己对武术有兴趣后,反而不愿讲了。让秋玉姑只能找些寻常武师学艺,大部分的拳脚功夫还是自己瞎琢磨出来的。
这是靠着道门先天功的底子好,才能闯出个名号来。而且秋玉姑也不是到处寻衅、踢馆的人,更不走镖或劫道。她混的是另外一个圈子,属于读书人和世家大户的圈子。
正是这种什么圈子都沾了一点边,但又没有深入其中,所以秋玉姑在她自己的圈子里混得是如鱼得水。
不过看懂了苏茵的根脚,秋玉姑还是不好评估这个小姑娘的本事有多高。纪丽的水平她打得过,苏茵却不好讲。
但更让秋玉姑想不明白的是,这两个小姑娘的一身本事,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莫非苏家也跟秋家一样,家里藏了太平军留下来的人?
比起秋老师的不解,其他孩子们则是看到目瞪口呆。
在这个没有电视机、没有角斗场的时代,一般人哪有机会看到这种拳拳到肉的交锋。就算家中有那种懂得三两招把式的习武者,他们对练也是以无伤为先决条件,哪有可能像这样真打。
电影倒是有,但这年头还是以西方世界的哑剧为主,再不然是传统戏台上的刀马旦技巧。这些动作热闹归热闹,却没有那种真正搏杀的刺激感。
而且苏茵跟纪丽的交手就如前述,并不全是近距离的小巧短打,也不是招式没使全就被截停,或是人已经躲到远远的那种情形。
有些招式在明眼人眼里,虽然是使老了,但在外行眼中却是完整的施展出来。尤其那些大开大阖的招式,由两个二八年华的少女使起来,有时如蝴蝶飞舞,有时如大鹏展翅,十分好看。
特别是这两个人还不是打几分钟就歇菜的那种。两人几乎是丝毫不停歇的,互相猛攻了将近半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