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公道(1/2)
小五在屋里焦急地转来转去,和子瑶的叮嘱在耳边回响,但眼看和姐姐蒙冤入狱,她怎么能坐视不管?夜深人静时,她猛然想起此前曾随妹妹林婉若来药铺探访的知府林安,如今形势危急,她必须试一试。
“和姐姐与林小姐是好友,林小姐曾拜托哥哥林大人照顾百草庐,林大人后来也来过百草庐几次,对和姐姐颇为敬重,还经常差人送些水果点心来。
对了,有一次林大人染了风寒,姐姐为他诊脉开方,他临走前还特意留下名帖,说若有难处,可去府衙寻他……”
“名帖……名帖在哪呢?”小五一边回忆一边翻箱倒柜的找了起来,最后终于在和子瑶收纳药籍的箱子里找到了。
“和姐姐有救了!”小五紧紧抱着名帖喜极而泣。
第二天一大早,小五就锁好百草庐的门窗,急匆匆的赶往知府衙门。
“差爷,麻烦你帮忙通报一下,民女有急事求见林大人,事关百草庐和大夫的安危!”小五对知府衙门外的一个年轻衙役恳求道。
“去去去,林大人日理万机,岂是你想见就能见的?”年轻衙役皱着眉驱赶道。
小五急忙从怀里拿出小心收藏好的名帖,递了过去:“这是林大人之前给民女的,曾说过有事可以到衙门找他。”
旁边的一名老衙役认出名帖确实是知府之物,呵斥住了年轻衙役,引着小五从侧门进入。
此时林安正在书房批阅公文,听闻“百草庐“三个字当即搁下手中的笔,听着小五带着哭腔叙述完公堂冤情,和子瑶已蒙冤入狱后,他面色阴沉,立即唤来亲随备轿,并召来衙内最资深的仵作吕延阳随行。
与此同时,清源县衙里再次升堂,陶秉诚高坐堂上,脸上带着志在必得的神情。
跪在堂下的和子瑶虽然衣衫略显凌乱,但目光依然清澈坚定。
陶秉诚惊堂木一拍,厉声呵道:“和子瑶,经本官查证,苦主所述皆为实情,你若再不画押认罪,休怪本官大刑伺候!“
“大人,民女不服!”和子瑶挺直背脊说道。
“大胆刁妇,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敢狡辩!来人,给我重打二十大板!“恼羞成怒的陶秉诚厉声说道。
正当衙役举起水火棍时,堂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赵东元带着数十名百姓赶到县衙门口,众人跪地高喊道:“和大夫冤枉!请青天大老爷明鉴!“
“和大夫救过我孩子的恐水症!她是清源城最好的大夫!“
“要不是和大夫,我这把老骨头早就埋黄土了,和大夫是冤枉的啊。”
这些人都是曾受和子瑶救治的贫苦百姓,他们手举联名保书情绪激动的大声高呼。
陶秉诚大怒,正打算强行镇压,突然听到衙役高声通报:“知府林大人到!“
只见林安身着四品官服,带着仵作吕延阳及一众随从径直走入公堂。
“林大人,您怎么来了?”陶秉诚慌忙起身相迎,脸色一下子变得苍白。
林安的目光扫过公堂,看到跪在地上,略显憔悴的和子瑶,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疼与关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