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打造‘新市镇’(2/2)
“现在最忙的是哪一个生产线”工厂里,陈光良询问苏东生这样一个问题。
已经六十岁的苏东生,语气则格外的轻松,说道:“自然是椰菜娃娃。它的订单增加得太快了,按照现在每月的订单,预计今年(1977)能突破1.2亿美金。”
这个预计,大家都被吓一跳。
唯有陈光良比较了解美国那边椰菜娃娃的火爆情况,仅去年(1976)八个月时间,销售就突破了4亿美金,而今年突破8亿美金也不是不可能。
这比当年西地那非片的第一年销售,都还恐怖。
当然,椰菜娃娃的热度可能就还能持续一年时间而已,就算后续的热度还在,但主要还是配套服务,毕竟大家不可能‘领养’了又扔。
陈光良点点头,又询问道:“目前我们的玩具生产线,有多少比例是第三方生产”
华泰玩具代工欧美的玩具份额很大,到了香港生产时,华泰玩具也会将一些生产环节交给香港的其它企业或者家庭生产者。
这时候,负责生产的负责人站出来道:“大约30%多的环节是由第三方生产.但像椰菜娃娃,因为订单太过急促,甚至达到50%,她的头发、衣服基本都是第三方生产我们华泰集团拥有1.8万名工人,但与之关联的工人也有1.5万左右.”
谈及这个,现场的人都自豪起来。
一个华泰集团,直接和间接的养活着三万多香港人。
这里面还有个关键问题,美泰集团找华泰集团代工旗下的玩具,给的价格是非常合理的;而华泰集团对旗下的工人薪资,又是香港制造业的优等生,关键还有福利。
当然找第三方生产,一开始主要是为了那些住在公屋里的家庭妇女,这些家庭妇女根本不好找工作,而且家里还有小孩要照顾;可以说,华泰玩具就是她们的‘救命恩人’,她们替华泰玩具生产假发、玩偶衣服等环节,比较自由,又能照顾孩子,又能赚到钱。这样的家庭妇女,目前依旧有好几千人,有活的时候大家就忙碌,没活的时候就休息。
除此之外,华泰玩具还委托其它工厂生产部分环节,也养活着数百家中小型的工厂。
所以说陈氏家族的影响力在香港,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
稍后,有管理层还说道:“陈生,小陈生,目前我们香港的劳动力,已经远高于台岛、新加坡、韩国,我们华泰集团则是用工大户,如果考虑部分工厂迁到劳动力更低的地方,能节省一定的成本。”
此话一出,苏东生等人楞了一下,一看这个管理层,大家才发现是新到不久的,顿时捏把冷汗。
如果老板要节省劳动力,就不会给集团工人在香港优等的薪水;虽然有第三方生产,但这也是各方面的考量,例如给家庭妇女一份生计,给香港同业一份活计。
陈光良看了看这个三十岁的年轻管理层,应该是新加入的,虽然这个提法不甚他心意,但他这点胸怀还是有的。
他笑着说道:“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不过迁到海外,那些又不是我们的同胞,去照顾他们的生活干什么!”
众人纷纷笑了起来,掩饰刚才的尴尬!
提出这个想法的管理层,脸色也变了变,他本想说:“华泰不是可以节省成本嘛!”但他也发现气氛不是这样的,所以及时刹车。
接着陈光良说道:“内地的局势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我觉得在用工成本这上面,未来不是去海外,关键是在内地。第一种可能,内地大量移/民涌入香港,能让香港的用工成本节省;第二种可能,如果局势变化,我会去内地考察,我们将工厂试着迁入内地,让我们的同胞也有一份优越的工作。”
便宜海外,还不如便宜自己的同胞。
在海外建厂,绝对不是为了‘廉价劳动力’,而是因为业务、研发、供应链的需要。
众人惊讶起来,老臣苏东生连忙问道:“陈生,内地真的能开放”
回家探亲,可能是一些人的想法。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就看是谁上台了,当然就算开放,也是一个过程。”
“这倒是”
下午,陈光良带着陈文恺,来到长实集团。
稍后,陈文杰也来到他的办公室。
“爸”
“大哥”
“坐下来,我给你们兄弟聊个事情。”
稍后,三人坐在会议桌上,陈光良拿出一幅地图。
“这里是天水围,被一个当地的大家族把持着大量的土地.对面不远就是内地的鹏城.如果是老人上台,我觉得可能内地会参照香港,在鹏城这里设置经济特区.所以,我想买下天水围的土地,在这里打造一个大型的住宅屋邨,至少可以容纳510万人;但这里如果没有工作,就会成为一个悲情地区,所以我又想在这里打造一个工业园区。类似荃湾的新市镇,由我们长实、长工来主导!”
此时的香港,就业率可达100%,甚至可以说是‘缺工潮’。
不过接下来几年,内地要涌入香港几十万人,倒是可以改善这种情况。
陈文杰对天水围很熟悉,说道:“拿下这幅土地不难,这个大家族就是一个姓氏的宗氏家族,不懂什么地产开发,我可以第一时间拿下这里及周边的地皮。只是这里的道路、电力等公共设施,就像愉景湾一样,都需要从新开始;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取得港府的支持,甚至要试探内地的态度。所以,可以将华润拉入股,再邀请英资入股,例如会德丰。由我们长实主导,多家财团加入,这样各方面都能照顾到。”
陈光良对长子的想法很欣赏,说道:“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办!工业园区就由文恺来做。未来几年,内地估计会涌入很多的非正常移民,大家来到香港,可以马上在天水围这里找到一份工作。实际上,香港能容纳更多的人,只不过新界的开发程度太低了。天水围,就是我们的第一个试验田。”
这一世的香港经济,和前世已经完全不一样。
此时就已经比前世同时期好上20%不止,如果后面的‘科技’、‘文化’产业大爆发,香港经济困难比前世好上50%以上。
届时新加坡,人均gdp也未必赶得上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