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识时务者为国公(2/2)
“来人!”他扬声道。
一直守在门外的老管家应声而入,躬身听命。
“家中库房和各处店铺,现在能立刻动用的现银有多少?”徐弘基直接问道,
老管家略一思索,恭敬回道:“回公爷,加上各个店铺这个月的营收,以及库房储备,账面上能够立刻支取的白银,大概还有两百三十多万两。”
“地呢?府中名下的田庄、地产,具体数目是多少?”
“回公爷,在南京周边,有上好的水田五万三千余亩,在扬州、镇江等地还有旱田、桑田、果园等约四万七千亩,此外,在凤阳祖地还有一些祭田……林林总总,府中直接掌控和拥有田契的土地,总共大概十二万八千亩左右。”
“嗯。”徐弘基点了点头,沉吟片刻,“你去,立刻严查府中上下,包括各处的庄头、管事,若发现有假借国公府的名义,欺行霸市,强占民田、民产的,无论涉及何人,一律从严处置,直接扭送官府法办!”
“所有给事主造成的损失,查实之后,加倍偿还!然后,将府中所有的土地田契,包括那些挂在卫所名下,但实际上由我们控制的‘占田’的田契,全部整理出来,我要过目。”
徐弘基眼中闪过一丝决绝,要做就做到位,他打算只留下一万亩上好的水田作为家族基业,其余多余的土地,以及所有清理出来的卫所占田的田契,全部整理造册,拿它们,作为向陛下表明心迹的见面礼。
“另外,你再去那个新开的皇家银行,以魏国公府的名义,认购一百万两的‘南洋债券’!剩下的现银,除了留下必要的开支用度,也都一并存入皇家银行。”
“公爷?这……这一下子动用百万之巨,几乎是我们能动用的所有现银了!而且全都存入那来历不明的银行……”一旁的管家闻言大惊失色,再也忍不住,抬起头来,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这可是魏国公府积攒了多少年的积蓄,就这么几乎全部送出去?那南洋债券听起来就虚无缥缈,万一打了水漂……
“废什么话!让你去办就去办!本公爷自有主张!”徐弘基也是心疼得要死,如同被割去了一大块肉,看见管家还在这里迟疑磨叽,心中一股无名火起,语气顿时严厉起来。
“是,是!老奴这就去办!”老管家见主人动怒,不敢再劝,连忙躬身应诺。
“等等,”徐弘基又叫住了正要退下的管家,补充道,“再派人持我的名帖,去将灵璧侯汤国柞请过来,就说我有要事相商,请他务必过府一叙。”
“公爷,那……其他的勋贵,比如诚意伯、忻城伯他们,要不要也一并请来?”老管家试探着问道。
“不必了,先去办吧!”徐弘基摆了摆手,语气不容置疑。
这里就凸显出徐弘基的高明,死道友不死贫道,若是所有勋贵都一齐向陛下投诚,那功劳均摊,哪还能凸显出他魏国公的识时务与忠心耿耿?
至于为什么要单独请汤国柞,那是因为汤国柞与自己平日私交还算不错,往来密切,而且人家掌管着操江事宜,手握一部分江防实权,又是南京五军都督府的右都督,在勋贵集团中地位举足轻重。
在这种关键时刻,他需要拉一个有力且信得过的盟友,共同进退,既能分担风险,也能增强在朝廷眼中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