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里程碑的一天(1/2)
此次军制改革的的另一个目标,便是彻底根治明代营兵编制混乱,“一营人数从数千到上万不等”的长期积弊,实现军队在补给、调度、战力等各方面的标准化与精准化。
就从三大营来讲,每个的名字听起来那都是如雷贯耳,结果呢?整个京营最后连三万能打的都挑不出来。
就连朱由校刚看到京营的编制的时候,他脑瓜子都是嗡嗡的,更不要提那些个大头兵,只认识自己的小旗、或者总旗,出了门连直属将领都认不清楚,一旦战事失利,自然兵败如山倒,溃散难收。
不止如此,随着系统炼钢厂的产量飙升,他还参考后世的经验,准备为每个士兵配发身份铭牌,军官的铭牌则依等级区分形状、制式,并刻录编号。
这样既便于统计战功、收殓遗体,也可以明确在不同部队混合作战时的指挥权归属。有助于朝廷核实员额,从根本上杜绝吃空饷的腐败的痼疾,提升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指挥效率与应变能力。
同时,现有军事单位的指挥体系也颇为杂乱,诸如卫所军的“军、都司、千户、百户、总旗、小旗”与京营、边军体系中的“千总、把总”等称谓并存,体系交错,权责不清。必须借此改革之机,予以统一规范。
他心中已有一套完整的整编方案:将天枢军、天策军、天武军、天威军授予禁卫军的正式番号,经过上述扩充之后,分别为禁卫军第一军至第四军。
原京营的六万人,则由补充三万系统兵员,进行混编改组,形成第五军和第六军。原本直属皇帝的禁卫军六万人,亦照此模式扩充整编为第七军和第八军。
整编后,系统出身的士兵将在全新禁卫军中保持约六成的稳定比例,如此足以牢牢掌握部队、彻底贯彻他的意志。
在编制体系上,将进行彻底革新,禁卫军,与各都督府下属战兵统一划分为军、师、营、连、队、伍这清晰的六级结构。
禁卫军的一个军,定额五万余人,下辖三个齐装满员的师;
而一个标准师,定员一万五千人,下辖一个师直属营、五个帝国燧发火枪营、一个刀盾掷弹兵营、两个胸甲骑兵营、帝国陆军炮兵营;
一个营定员一千两百人,下辖五个队;
随着他的整顿军队编制的想法逐渐清晰,系统的界面上立刻出来了相应的反馈:
【叮!】
【检测到宿主需求,新增优化编制方案】
【大明帝国禁军建制】
【人数:45300人】
【所需资金:300万】
朱由校毫不犹豫,先斥资二百万两,按新制为现有部队补充满额;再投入三百万两,训练一支完整的系统禁军,作为京城核心卫戍力量,才停下了手。
可以想见,当整整十个齐装满员、装备精良、纪律严明的禁卫军,加之三万余训练有素、职能多样的精锐锦衣卫,如同天罗地网般撒向帝国的四方。
这支彻底告别旧明军的一切积弊,以全新的编制、统一的指挥、绝对的忠诚的军队,将成为他横扫沉疴、开创万世太平的最坚实基石。
有此强兵在手,任何改革阻碍,都将在铁与火中化为尘埃。
-----------------
朝堂之上,诸公还在为改革细节争论不休之际,在朱由校的授意下,御前秘书司已经迅速行动起来。
从系统翰林院的官员中抽调了一批精通税务的官员,又从北直隶的胥吏中选拔了一批精干之人,共同组成了‘大明海关税务总局’的首批班底。
天启元年,十一月初三,“大明海关税务总局”在京城的承天门外的临时衙署内,召开了第一次内部会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