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随身军火库,从打猎开始踏平洪武乱世 > 第三百零三章 朝廷的猜忌

第三百零三章 朝廷的猜忌(2/2)

目录

老太监身体一颤,跪伏在地:“奴婢不敢。”

朱棣拿起桌上一枚温润的玉扳指,套在拇指上,缓缓转动。

“他们说,朕的儿子,想当安禄山。”

“可他们忘了,朕,不是李隆基。”

话音落下的瞬间,老太监的头埋得更低了,额头冷汗沁出。

朱棣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舆图前。

他的手指,在那片代表高句丽。

如今已被染上大明朱红的疆域上,重重划过。

“传旨。”

“汉王朱高煦,开疆拓土,功在社稷,所有弹劾奏章,留中不发。”

“再有妄议者,以构陷亲王论处。”

“奴婢遵旨!”

老太监如蒙大赦。

皇帝再一次压下了这股浪潮。

但他同样看得分明,当皇帝转身时,那双鹰隼般的眼睛里。

除了帝王的威严,更深藏着一丝挥之不去的疑虑。

……

北平,一处不起眼的茶楼雅间内。

于青正襟危坐,他的对面,坐着一名来自漠北的信使。

信使将江澈的亲笔信,恭敬地递上。

于青展开信纸,一目十行。

信上的字迹龙飞凤舞,内容却让他心头一沉。

京城的风声,他早有耳闻,如今看来,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

“釜底抽薪,借刀杀人……”

于青喃喃自语,眼中满是敬畏。

江澈的计策,总是如此狠辣,又如此精妙。

他收好信,对信使道:“回复大人,于青明白。”

信使走后,于青并未立刻离开,他倒了一杯茶,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人流。

江澈的指令有两步,第一步,制造舆论。

他需要把一个虚无缥缈的威胁,塑造成悬在大明头顶的利剑。

樱花国,这个在大明多数官员眼中,不过是些不知礼数的倭寇。

但在江澈的描述里,他们是潜伏在暗影中的毒蛇,是觊觎中原富庶的饿狼。

于青的脑中,已经构思好了几个不同版本的故事。

有从海商口中流出的“亲眼所见”。

说樱花国正在秘密打造巨舰,意图染指大明海疆。

有从高句丽逃难者口中传出的血泪控诉,说樱花国早就与高句丽暗中勾结,汉王殿下此战,是为大明拔除了一颗毒牙。

甚至,可以伪造一些所谓的樱花国密函,在黑市中不经意地流传。

这些故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但只要传播得够广,听的人够多,假的也会变成真的。

届时,朝堂之上,谁还敢说汉王擅开边衅?

他是在为国除害!

第二步,则是为汉王表功。

排那些早已投靠江澈的官员,在不同场合,透露出一些内幕消息。

消耗私财,为国征战。

这顶高帽子一戴,谁还能指摘?

陛下不仅不会怪罪,恐怕还要心疼自己的儿子,说不定还会下旨嘉奖,拨付钱粮。

如此一来,弹劾自然就成了笑话。

于青将杯中冷茶一饮而尽,眼中精光一闪。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即将在大明内部,在文武百官的口中,悄然打响。

目录
返回顶部